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龙江戏曲
   龙江剧
   杂技
   曲艺
 
 
首页 > 艺苑奇葩 > 黑龙江戏曲 > 曲艺      

哈尔滨曲艺团简介

哈尔滨市曲艺团,195641日成立,位于道外区北五道街353号。前身为1947年哈尔滨市曲艺改进会,1958年改称哈尔滨市民间艺术团,1975年恢复哈尔滨市曲艺团名称。   

哈尔滨市曲艺团首任团长方兆瑞,副团长孟宪治、魏幼臣,主要编导孙士学、商文波、田有仓、樵英、程殿科、然国廉、苗英涛、高恺丰、李子木、方保安、刘玉书等,艺术骨干王香桂、范东亮、魏兰芬、田正畦、李临枫、李文英、李文华、李文秀、赵庆山、赵秀琴、刘喜莲、郝桂兰、孙阔英、孙仁博、杜浩颖、赵仁昆、李贺滨、张学成、冯振声、常福全、冯大全、刘幼山、常小福、师世元、王长林、高秀琴、郭文岐、张青田、曹玉萍、姜田云、王喜春、范田增、荆福堂、赵广志、张春荣、刘永泉、陈全者、赵广懋、王笑梅、夏秀珍、陈继春、庞子华、李方、宋长清、苏凤林、李国学、王金山、李桂春、刘士信、刘喜山、张青山、曹宪章、韩香、郑香久、常永祯、张凤会、傅兴文、王富贵、王双荣、尹香、郭天智等。1958年由于全国各地西河大鼓演员云集哈尔滨,使哈尔滨西河大鼓争妍斗艳,被人们誉为“西河窝”。

  1958年,哈尔滨市民间艺术团主要表演形式有西河大鼓、东北大鼓、京韵大鼓、河南坠子、山东琴书、单弦、天津时调、山东快书、快板书、太平歌词、双簧、对口相声、单口和群口相声、评书、拉场戏、二人转、曲剧、魔术、口技、杂耍、皮影戏等23种,全团演职人员400余人。成为全国曲艺阵容较强的五大(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哈尔滨)艺术团体之一。

  同年7月,由王香桂、方兆瑞、王越、姜田云等代表哈尔滨市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中国第一届曲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王香桂表演的西河大鼓《党费》,轰动了全场,受到专家赞誉,并受邀赴中南海怀仁堂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演出。

  60年代初期,由于工资分配方案进行了改革,把部分不能从事演出的演职人员和曲总社的部分职工组织起来,成立了油桶刷修厂。既保证了这部分人的经济收入,又减轻民间艺术团的经济负担。

  1963年在“说新、演新、唱新,占领社会主义文艺阵地”活动中,哈尔滨市20余家社,

放弃所有传统书曲目,说唱《红岩》、《军阀混战》、《林海雪原》、《平原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新编评书曲目,深受曲艺爱好者欢迎。尤其是长篇评书《战斗在敌人心脏》、《桥龙飚》等场场暴满,听者踊跃。

  “文化大革命”中,哈尔滨市民间艺术团被迫解体。

  1975年重新组建哈尔滨市曲艺团。招收大批学员,学习继承西河大鼓、东北大鼓、韵大鼓、单弦、天津时调、河南坠子、京东大鼓、评书、相声、山东快书、快板、魔术、杂技、口技等众多的优秀曲种、曲目。1980年,市曲艺团成立说唱一队、说唱二队、评鼓队、地方戏队、魔术队。并到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牡丹江等城市和辽宁省、北京、天津、上海、江浙一带巡回演出。评鼓队孙阔英演出的评书《包公上疏》,得到北京、上海曲艺界和新闻媒体的赞扬和评论。在北京期间,孙阔英受中央戏剧学院之邀,为导演、表演两系学生讲授评书表演课,受到了师生欢迎。

  1984年,根据市政府精简机构的精神,市曲艺团通过精简保留了以相声演员和百花影剧院为主40余人,其余80人按排到哈尔滨市锅炉工业总公司。19867月,哈尔滨市曲艺团以新创作的相声段子参加黑龙江省相声比赛,其中《绿色生命》、《天仙配新编》、《乘车风波》均获一等奖。10月在全国相声邀请赛中,《乘车风波》、《长城赞》夺取“荧屏奖”。随后,在文化部举办“新书曲目”比赛中,相声《岐路》、《天仙配新编》获鼓励奖。198710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在大连举办“星海杯”相声邀请赛上,女相声演员师胜娜与曹玉萍合说的相声《绿色的朋友》获荧屏奖。

  自1980年以来,市曲艺团常年组织“轻骑”演出队,活跃在省内外城镇乡村,观众达百万人以上。在1990年“百团下基层服务”演出中,市曲艺团又赴佳木斯、鸡西、鹤岗和农场、矿山、林场等地巡回演出300余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在黑龙江省文化厅召开的“百团下基层服务”的表彰会上,哈尔滨市曲艺团被评为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