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龙江戏曲
   龙江剧
   杂技
   曲艺
 
 
首页 > 艺苑奇葩 > 黑龙江戏曲      
     
 

 

 龙江剧

 

黑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系建国后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基础上吸收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和兄弟剧种的精华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主要流行于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嫩江、绥化、德都和富锦等地区。

二人转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其表演形式分为二人转、单出头和拉场戏。建国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从1956年起由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着手进行对拉场戏的改革,试图创建起新的大戏剧种。195810月,在东北三省协作区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1959年以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剧院地方戏队和黑龙江省评剧院青年队为基础,成立了黑龙江省新剧种队,并正式定名为“龙江剧”。1960年新剧种队改变建制,成为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19605月,在全省地方新剧种座谈会上.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延泽民提出地方戏要有“独特”之处,应当反映现实生活,为今天和明天而创造.为工农兵而创造。同年7月,在黑龙江省地方戏曲新剧种汇报演出会上实验演出了《寒江关》、《五姑娘》。在这两个剧目中,人物念白采取了辙韵化的地方语言,人物的语言上则运用了二人转“套子口”;并把二人转手绢功--顶绢、立绢、片绢、腕花绢揉合于戏曲水油功之中,变形为双弹袖、面缠油、外撩袖、鸳鸯片袖。还将拉场戏中的一些专腔专调加以变化。如改〔反西凉调〕节奏的平稳、缓慢为明快、跳跃;对〔梨花五更调〕作了慢、中、散等板式变化。新剧目在音乐上采用曲牌联套和板式变化的综合体,选取了二人转音乐当中表现力较强的、较有代表性的〔红柳子〕、〔文咳咳〕、〔武咳咳〕、〔帽腔〕,作为龙江剧的主要曲调。

196112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集中省内文艺界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召开了关于加强龙江剧创造的座谈会,成立龙江剧研究顾问委员会。会上,就剧种的实验方针、剧目、音乐、表演诸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设想,明确规定:“龙江剧的创作方向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实验步骤可从古典戏着手;音乐以二人转、拉场戏音乐为基础,运用曲牌联接、板式变化或两者相结合的戏曲音乐结构进行尝试;表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造革新,从内容出发,从生活出发,以二人转、拉场戏表演方法的运用和创作为形成龙江剧表演个性的基础。”以此为指导,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排演了《樊梨花》、《春灵庵》、《双锁山》等剧目,对音乐唱腔进行多种试验;同时要求编导、作曲、演员熟悉掌握二人转、拉场戏艺术,提出“过好二人转传统关”。因此,聘请老艺人传授民歌、小帽、二人转、拉场戏唱腔、戏曲基本功和有关教师教授东北秧歌、古典舞、芭蕾舞,并开设了声乐课,从多方面提高演员素质。在“多用、选择、考验、积累”的方针指导下.龙江剧音乐在实验中不断运用适合戏曲音乐发展的二人转曲牌、拉场戏唱腔。自1962年起,在前两年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三种声腔(柳腔、咳腔、帽腔)的实验,实验剧目一律改为现代戏。先后排演了《寒梅花》(柳腔)、《李双双》(咳腔)、《龙马精神》(柳腔、咳腔)、《干万不要忘记》(柳腔)、《阮文追》(咳腔)等剧目。到1966年为止,共创作、改编、移植实验剧目三十二个。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也经常到省内城乡各地演出,赢得广大人民的一致好评,群众说:“这真是咱们的家乡戏,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文化大革命”中,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下放到哈尔滨市。1970年,根据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的“不搞龙江剧团”的决定,部分龙江剧工作人员并入哈尔滨市文艺工作团。直到19723月,经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龙江剧实验剧院才恢复原先的建制,并排演了《农牧曲》、《艳阳天》等十一个剧目。柳腔、咳腔、帽腔三种声腔继续进行实验,乐队也增添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在舞台美术的表演上则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种实验逐渐回归到原来设想的正常轨道上来。两年中,创作、改编、移植《刘三姐》(帽腔)、《蝶恋花》(柳腔)、《红楼梦》、《奇案良缘》等十三个剧目。在对二十年来的剧种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统一了关于龙江剧的地方性、戏曲性、时代性等问题的认识。在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而排演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双锁山》、现代戏《俩新媳妇》,在剧本、音乐、表演等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其中在《双锁山》中运用了二人转的“夸相篇”、“套子口”,并选取了东北秧歌、民间武术、京剧武打的一些动作,将其揉合在一起,对刀马旦、武丑两个行当的表演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实验。在表演上则是将二人转的切身、腕花、抖肩、叫点翻身等舞蹈动作,发展为龙江剧行当的表演程式。在《俩新媳妇》一剧中,以[文武咳咳]、〔四平调〕为基础,进行龙江剧成套唱腔的实验。

l980年后,富裕县、德都县、富锦县先后成立龙江剧实验剧团。全省龙江剧表演团体由一个发展成为四个,从事龙江剧实验工作的人数近三百人。19815月,黑龙江省文化局举办了全省龙江剧观摩研究会,成立黑龙江省龙江剧研究会,并进一步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龙江剧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从事龙江剧实验的指导思想。自1982年开始,出现了一批新的实验剧目。其中的《皇亲国戚》(见 图龙江剧-1),在唱词运用中突出了二人转“篇”的运用;在表演中突出了二人转的手绢功、扇子功;在音乐中以{花四平}为基础。对女腔、男腔、男女分腔、板式等做了系统的尝试。 还在《张飞审瓜》、《结婚前后》、《花子巡按》等剧目中作了不同程度的实验。这时,各个龙江剧实验剧团都更加注重把握住母体的艺术特色,突出剧种个性。

1980年以来,逐渐对音乐唱腔进行了规范:确定{四平调〕、〔穷生调〕(又名[盘家乡调])为主调,规范成两个腔系([四平调]腔系、[花四平]腔系),并且以此确定了以主调贯穿、联接,融合辅助曲调,并赋予曲调慢、中、快、紧、散的板式变化,形成一个板腔体与曲牌联缀体相结合的音乐体制。还提出“四定”(定腔、定调、定板式、定过门)的音乐创作方法,使龙江剧唱腔音乐向规范化的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

在表演上,龙江剧深入地发掘二人转、拉场戏的表演手段,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长处,并积累各行当的表演程式。在舞台美术方面,运用以虚代实、以简代繁和夸张、点缀、渲染等手法,结合黑龙江的风土人情,借鉴民间剪纸、版画技巧,进行创新,体现时代风貌及粗犷、质朴、凝重的地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