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动态
 
 
 
 
 
首页 > 文化动态      
     
   

牡丹江组志愿者行动媒体报道

来源://www.lsc.org.cn   发布时间:2006-08-28

借鉴办馆经验 促进提档升级

    本报讯 7月31,为期6天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班在我市举行开班仪式。来自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图书馆的授课专家将到会进行5个专题的讲座。

    副市长高艳华出席开班式。

    此次行动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为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号召而组织的一次全国性大型活动,旨在为图书馆提供志愿服务,交流借鉴各地先进办馆经验,推动基层图书馆提档升级。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国内选择了3个试点城市,除我市外,开班式同时在湖南衡阳、陕西榆林举行。

    高艳华说,此次专家来牡讲授、讨论、交流答疑,将使我市图书馆从业人员有机会向与会专家教授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办馆理念,从而推动我市图书馆不断进行专业理论的更新,适应快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http://mudanjiang.northeast.cn/system/2006/08/01/050494485.shtml

原载《牡丹江日报》200681;记者:高扬)

 

图书馆的城市历史方位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亲、祖父都是读书人,他们的后辈将来必定有出息,同理,引申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也会繁荣昌盛……”作为苏州市图书馆的一馆之长,邱冠华这样诠释着知识及书籍的魅力。

    说到传承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公共图书馆,邱馆长引用了一位外国学者的评价,这评价一语道破了公共图书馆身肩使命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义务教育和图书馆是维系现代政体运行的两大基石。”如何开启民智,如何提高全民素质,如何在未来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都需要国民的终身学习。而知识的更新与获取将通过这一生长在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实现完成。

    邱冠华表示,1904年,我国拥有了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建馆百年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我国裹足不前,直至90年代后期,公共图书馆的历史责任才被众人发掘。但直至现在,仍有不少人存有图书馆是吃“钱”机器的狭隘认知,却不知道图书馆是政府为民、利民的最好平台。邱馆长打趣到,“前不久,国家某领导人到苏州走访,当谈到苏图书馆建设时,众市民却高赞苏州市政府,为政府颜面‘贴金’,好似与图书馆馆员的辛劳无关。”

    他表示,知识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至少在5-10年后显现。“退一步讲,市民涌向集高雅、休闲、娱乐于一身的图书馆,至少比酗酒滋事、搓麻将强百倍吧,这就需要政府及民众转变观念。”

    据了解,苏州市市区人口原来仅为110万,2005年市政府投入320万购书经费,现纸本图书120万册,数字读书430万册。丰富的文献资源吸纳了众多读者,持证读者达2.1万人,每年至少有8600名读者常年“光顾”苏州图书馆,截止目前,苏州图书馆接待150万名读者。人均图书1.1册,高于国家规定人均图书1册的标准。邱馆长则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他们兴盛的图书事业。

    邱馆长坦露,作为公益事业机构,公共图书馆也同样需要经营,而这经营的含义包括资源、服务及树立机构形象。馆舍位置是否位居四处辐射的中心位置、馆舍建筑是否具有亲和力、布局是否呈现大开间、宣传是否到位等等细节都将关系到图书馆能否吸纳更多的读者,更好地盘活图书资源,增加图书流量。当然,购书经费是图书馆再发展的原动力,是关系到社会效益成倍增加的催化剂。

http://www.dpcm.cn/cntnews/n574c8.shtml

原载《牡丹江日报》2006811;记者:何津津)

 

公共图书馆应彰显平民意识

    “图书馆可谓为穷人的大学,有钱人通常不会来这里借阅。”苏州图书馆馆长邱冠华亮出鲜明的观点,这样的评价自然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定位与方向,那么如何极大地服务于读者不仅是专业图书馆,还将是所有企事业图书馆(网点)考虑的问题。

    如何做到服务于读者,令全民共有精神财富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就需要图书馆蹲下身体从读者的需求出发,与读者对话。

    苏州市某县城图书馆破天荒做出免费办证的决定,该举措真正实现了资源与信息共享的本意。而苏州图书馆则采取低价位收费的办法来降低民众迈进、贴进文明门槛的难度,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都有机会受到知识的恩泽。

    公共图书馆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也是拉近与民众距离的重要手段。苏州图书馆与本市19所学校联合举办了“校园阅读大王”征文活动,两万名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积分的方式鼓励学生翻阅难易度迥异的书籍,积分最高者在得到证书等荣誉的同时,还有机会与博学的苏州图书馆馆长共进晚餐,畅谈古今。

    为了兑现阅读无贫贱之分的权利,苏州图书馆在全社会范围内发起捐书义举,苏州图书馆将捐书箱分设在各所小学及市()级图书馆内,鼓励本市每名学生献出一本旧书。经过全社会的努力,满载爱心的图书源源不断地涌来,分别被摆放在苏州市各农民工小学图书室内。

    “信息公平是社会信息公平的一个方面。南北方的差距很大程度是源于信息不对称。”邱馆长表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全球竞争的重心已经由过去的能源竞争转化为现在的信息竞争。而缩小差距的最关健因素则是缩短知识信息的传输过程,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民众手中。身肩知识传播的图书馆则应当尽快实现与图书业界的同频共振。为了与图书业同步,苏州图书馆提高进书频率,天天都有新书到馆。“即使新图书尚未出版或正式面市,我们已经下发了订货单,新书一旦出炉,就被立即送上我们的书架。”邱馆长自豪地说。

    图书馆是一个流动的知识宝库,理应最大化地被盘活、利用。目前,苏州图书馆正式拟建社区图书网点,通过日臻活跃的物流市场,中心馆负责调配,民众到社区网点借阅,将公共图书馆的触角伸向民众心中。另外,中心馆与高校间的馆籍互借也在不断完善,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推荐或自荐到高校借阅,最终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

http://www.dpcm.cn/cntnews/n660c8.shtml

原载《牡丹江日报》2006814;记者:何津津)

 

教师是开启心智的钥匙

    “前不久,有一所学校邀我去评课,教师讲授的是美文《九寨沟》,课节设计无以挑剔,却被我评价为是最失败的一课。”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培训部副主任、无锡第一女子中学图书馆馆长尤敬党毫不留情地说到。而失败最致命原因是在课节之初率先将三幅秀丽风光九寨图呈现在众生眼前。

    尤敬党认为,自由、随意、想象是人的本能,每人都有思想历程体验的权利。而这位老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过分强调现代手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反之侵占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透过这一实例,尤敬党总结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是第一位的,而校长的水平和能力也是第一位的,这些都将事关学生的发展与成败。

    尤敬党所供职的学校特别注重校图书馆建设。一幢4层、1500余平方米的楼舍全部用来藏书与休闲。倡导人格平等、尊重学生的尤敬党提出阅览和外借同室、教师和学生平等使用读书的主张,并坚决反对增设防盗仪。在他看来,增设防盗仪就是学校不信任学生的无声表现。宽松的借阅环境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学生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俗话说,以学立业,以德立身。尤敬党认为,教育的功能不仅是知识的填充,更应该是道德的完善。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格教育,最看重的应该是生命成长过程。然而,我们的部分教师却以分为本,培育出来的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做人与做事。结果在人才争夺趋于全球化的竞争中位居下风。

    正如尤敬党所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学生每天也都是新的,昨天已经逝去,崭新的一天才刚刚来临,教师要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挖掘学生今天的潜能。只有这样,充满激励的鼓励才会扬起他们生活的风帆。

http://www.dpcm.cn/cntnews/n732c8.shtml

原载《牡丹江日报》2006815;记者:何津津)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营养源

    “让从事不同职业的女孩站在一起,她们之间可能不会有多大差别,30年后再相聚,大学女教授的风度与气质肯定会比工厂女工略胜一筹,就连走路姿势等细微动作都会相差甚远。”尤敬党用这么一个简洁明了的实例来证明知识的魅力。

    在尤敬党看来,一个人有多少文化、看多少书全部都写在脸上,浓妆、靓服根本无法掩盖一个人的浅薄。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研读、精读逐渐被浅阅读所代替,快餐式文化孕育了读图时代。快节奏成人社会带给孩子的却是幼稚漫画、浮躁心理。尤敬党担心地说,现今社会忽略了精神的养育,而这将关系到未来中国有没有希望。

[亲近文字]

    其实,“远离图像”这一提议在图书馆业学术界引起不小的纷争,但“亲近文字”的倡导颇得所有专家的支持。

    尤敬党认为,孩子要远离电视、网络这些传播媒介,以小学三年级学生为例,每人每日看电视不得超过30分钟。相反要多增加阅读时间。

    “亲近文字是精神给养的关键。”尤敬党这样认为。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为什么有的人与他人第一次接触没多久就谈不下去,有的人闲聊两次就会让人生厌,而有的人却成为知己,这就在于阅读的力量。阅读将赠予人类广博知识、深刻思想、愉悦而洁净的心境及修养。

[终生阅读]

    在给牡市一位学生家长的留言上,一位专家写下了这样一句鼓舞人心的话语:“让读书伴随着生活,你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尤敬党认为,阅读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权利。而阅读本身就是思想历程的体验。

    他还提醒广大家长,阅读习惯的养成多在13岁之前,而学生时代是阅读黄金期。他建议人生阅读的第一本“大块头”应当是意大利日记体的《爱的教育》。而高中阶段,每生至少要阅读50-100本著作。《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典著作都是学生最应抢先阅读的书籍。

    诚然,并不是装订成册的纸本图书都是健康、科学、有益身心的精神食粮。对书籍颇有研究的尤敬党总结,孩子首先要学会选择性地阅读。如果人生阅读的第一本书是言情小说,这个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就将维持在这个层面上,而人生阅读的第一本书籍是欧洲经典著作,那么此孩子的文学修养将保持在上另一个水平处。

[阅读也需同行者]

    采访中,几位专家普遍认为,阅读绝对不是一个人闭门饱读,而应当走出去,及时与他人进行思想沟通。

    “阅读与交流是一对双胞胎,缺一不可。”尤敬党毫无保留地坦露着他的读书心得。他认为,只阅读不交流是书呆子所为,越阅读越孤独,不及时渲泄出去,读书只会使人心情抑郁。而真正的阅读一定要有伙伴,在浓郁阅读的围绕中,大家边阅读、边交流。

    尤敬党建议,学校不妨搭建一个读书平台,通过征文、队会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另外,家长也要学会聆听。

    最后,专家告诫广大读者,生活是丰富的、鲜活的,但要有思想的丰富,要有个性的生活。要想令自己的思想丰实起来,首先从书籍武装头脑开始。

   http://www.dpcm.cn/cntnews/n797c8.shtml

    原载《牡丹江日报》2006816;记者:何津津)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