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龙江戏剧
   剧院介绍
   精彩剧目
 
 
首页 > 艺苑奇葩 > 黑龙江戏剧 > 剧院介绍      

牡丹江市京剧团

牡丹江市京剧团于1948128日建团, 半个多世纪里,剧团的基础建设,艺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

建团之初,排演了《江汉渔歌》、《李闯王》、《引狼入室》、《戚继光》、《黄巢》、《林则徐》等剧目,受到了社会各界观众的高度赞扬。五十年代初,京剧团团长王树祥同志代表松江省文教厅参加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向大会介绍了牡丹江市京剧团开展旧戏改革的经验。五十年代中期,剧团创作演出的古典京剧《战长平》,参加了在哈尔滨举办的黑龙江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活动,获作品奖、集体表演奖、乐队伴奏奖。李晓春、徐云侯、刘瑞轩等人获个人表演奖。这是牡丹江市京剧团最早获得的省级奖励。随后,相继排演了《降龙伏虎》、《黑龙江的故事》、《闹天宫》等一大批剧目。不仅提高了剧团的业务素质,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艺术人才。他们是陆凤山、王明成以及付溢湘、李晓春、徐云侯、孙雪华、王慧萍、任淑卿等。

为了剧团后继有人,剧团在五十年代末期组建了团带班(后改成牡丹江艺术学校),选派了优秀的教师,为剧团培养了四十名学员。在黑龙江省青少年汇演中,学员们一举夺得全省团体表演一等奖。这批学员在剧团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成为我省京剧界的后起之秀,他们是刘万斌、王庆恩、陈英奎、徐朗光等。

六十年代,全国掀起了上演现代戏的热潮,京剧团创作演出了外国戏《黑奴恨》、移植演出了《赤道战鼓》,首开了京剧演外国戏的先河,拓宽了京剧艺术的表现领域,使这门古老的艺术绽开出新的花蕾。京剧演外国戏这一新生事物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亲自调剧团赴省城汇报演出。各新闻单位纷纷给予报道。经过艰苦地努力和大胆地探索,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在编剧、导演、表演及舞台美术各方面均创出了建团以来的新水平。

七十年代初,牡丹江市成立了以京剧团为核心的样板戏学习班,集中了全市三家专业团体的主要艺术力量,并从哈尔滨、鸡西等地调进了近三十名艺术骨干。排演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磐石湾》、《平原作战》等一批现代京剧。涌现出以王学民、邢慧珠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艺术骨干力量。

七十年代末,广大戏曲工作者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在短期内恢复演出了《逼上梁山》、《宝莲灯》、《春草闯堂》、《闹天宫》、《雏凤凌空》、《三打陶三春》、《勘玉钏》、《徐九经升官记》等。剧团演职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演出受到了观众热烈的欢迎。一出《逼上梁山》就在市里演出一百多场,创历史最高水平。为了开拓更广阔的演出市场,剧团在八十年代中期先后两次赴山东招远地区、德州地区,河北的沧州地区及北京、哈尔滨等地巡回演出。

剧团还不断邀请国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团合作演出。先后邀请了李慧芳、刘秀荣、张春季、云燕铭、张容华、汪庆元、吴江燕、孙爱珍、刘琪、吴绛秋、邢美珠、杨秀敏等。艺术家们的到来,对全团业务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们的示范演出,使青年演员受益匪浅。一些青年演员纷纷拜师求教,掀起了学习热潮。一大批年轻同志脱颖而出,他们是蔡军、孙丽珠、吴波、马桂玲、宋秀波、韩玉军、刘小波等。他们的成长为京剧团注入了新的生机。

进入九十年代后,一场大火,烧毁了剧团赖以生存的剧场。市文化局及时调整了剧团的领导班子,选派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李鼎同志挑起了京剧团领导的重担。短短几年间,京剧团从困境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辉煌。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之下,京剧团连获殊荣。97年,新编历史京剧《渤海王大钦茂》获黑龙江省戏剧新剧目调演优秀剧目奖及22个单项奖,97年获黑龙江省文化厅送戏下乡先进集体奖,97年获黑龙江省名家名段演唱会三个金奖;98年获黑龙江省京剧卡拉OK大奖赛金、银奖各1个,98年获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一等奖;99年现代京剧《周总理与大庆人》获黑龙江省戏剧新人新作展演优秀剧目奖和20个单项奖,其中包括510个一等奖。99年、2000年两次获全国“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组织奖;2001年获黑龙江省京剧名家名剧展演优秀奖,2001年《周总理与大庆人》中周总理的扮演者李鼎获第1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近年来,京剧团分别到广州、香港、上海、苏州、常州、淮安、徐州、宁波等地演出,并两赴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访问演出。剧团的精湛技艺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今后的京剧团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京剧团全体志士仁人,将一如既往,争取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