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龙江舞蹈
 
 
首页 > 艺苑奇葩 > 龙江舞蹈      
     

鄂伦春族舞剧-虎头峰的传说

故事发生在十七世纪中叶,鄂伦春族聚居的美丽富饶的东北边疆。初秋傍晚,阿依丽艳和姑娘们到泉边汲水,突然从森林里窜出一只金钱豹向她们扑来,危急关头鄂伦春族的英雄猎手魏加格达尔赶到,射死金钱豹,解救了姑娘们。

氏族长魏拉依尔带领猎手们狩猎归来,他们高举猎物,欢歌狂舞。魏加格达尔和阿依丽艳在月光下互诉爱慕之情,并订终身。趁黑夜入侵的沙俄远征军闯入部落,掠夺、屠杀。沙俄军官哈雅罗夫掳走阿依丽艳,见她美貌,顿起邪心;勇敢的阿依丽艳奋起反抗,她宁愿以自杀来捍卫民族尊严。这时,部落长魏拉依尔带领勇士们冲入敌阵,驱散强盗,混战中阿依丽艳为掩护爱人之妹魏依里戈中弹身亡,人们怀着极大的悲痛,用民族最高礼仪安葬这位勇敢的姑娘。

沙俄远征军又重新集结再犯,附近民族部落都遭到严重的伤亡,魏加格达尔看到敌强我弱,为减少伤亡,他毅然高举火把将敌人诱入密林深处,伺机射杀。陷入林海、走投无路的强盗们遭到魏加格达尔的严厉打击,哈雅罗夫惊慌失措,在他眼里出现了幻影,到处是燃烧的火把,复仇的猛虎……

临近绝顶,魏加格达尔与强盗搏斗中负重伤,朦胧中,他看到美丽善良的白桦仙、莎日楞花仙们向他走来,送来了阿依丽艳,带来了一张张金色的宝弓……美好的向往给了魏加格达尔无穷的力量,他不顾重伤再次冲向敌人拚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紧紧卡住哈雅罗夫纵身跳下悬崖,与敌人同归于尽。

魏加格达尔的妹妹,小魏依里戈继承哥哥的遗志,带领全部落投入新的战斗。一声巨响,彩虹飞天,在英雄洒下鲜血的土地上升起一座虎头峰,它象阿依丽艳、魏加格达尔那高大的身影,长留在天地之间,永做反抗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历史见证。

      创作者编导:门文元(执行)、庞志阳。编导助理:孙志英、高少臣、王清柱、孙恒福、王淑英、魏媛。作曲:扈邑、田德忠、宋正为。舞美设计:王伯平、李光顺(布景)、王心荣(灯光)、兰天(服装)。

      演出者主要演员:刘建华、刘志福(饰青年猎手魏加格达尔·莫里根AB),王明珠、王燕(饰阿依丽艳·乌娜吉AB),刘晓光(饰氏族长、猎手之父魏拉依尔·木昆达),古梅(饰猎手之妹魏依里戈·娜坤),沙立新(饰沙俄军官哈雅罗夫)。乐队:前进歌舞团管弦乐队。指挥:国亮。

     

 

开放时代的舞蹈

 

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成为80年代的主流首先,舞蹈创作题材多样化了。附属于极左政治的单一创作模式被摈弃之后,舞蹈编导们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艺术视野,舞蹈题讨,促进了舞蹈观念的更新。在此基础上,舞蹈编导的主体创作意识前所未有地得到伸张和强化。舞蹈被简单地作为宣传路线政策的做法得到纠正,追求艺术表现力和深入刻划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得到弘扬。

传统舞蹈语言的解构与新舞蹈语言的建构由于中国是个舞蹈传统非常深厚的国家,因此,当新时代需要新的舞蹈语言体系时,怎样改造原有的语言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一方面,浓郁的风格性舞蹈语言给作品带来绚丽的色彩和很强的异域风情,仍旧是中国民族舞蹈的精华所在。另一方面,鲜明的舞蹈人物个性也很容易消失在强大的风格魅力之中。所以,20世纪晚期中国舞蹈转变之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表现,就是民族舞蹈创作的编导们已经把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其他类的象征性形象的塑造当作头等大事。首当其冲的变化,自然发生在舞蹈语言的领地里。

从东北的黑土地上走来的王举,为新的舞蹈艺术大潮提供了他自己的解释,那就是《高粱魂》。他一直追求把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与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于是就有了对电影《红高粱》彻底舞蹈化的演示。电影人物的外在动作和可能被舞蹈演绎的精神,都被王举夸张、变形、浓重、凝练地表现出来。这不仅是一次艺术作品之间的改编,更重要的是一次舞蹈艺术语言的大胆创造。

进入90年代以后,整个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社会转型期里的社会舞蹈即原来人们所说的群众舞蹈活动,蓬勃兴旺地发展起来。著名大企业纷纷成立起自己的歌舞团或艺术团,他们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将企业文化送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下,传统民间艺术之薪火在许多地方重新点燃。中国明、清两代非常盛行的“花会”及其舞蹈,又在年关的农村乡镇上见到了它们多彩的身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普及千家万户。众说纷纭的电视舞蹈,大型晚会上的歌伴舞,风风火火地演出着,也受到了相当多的批评。

旅游文化的兴盛,造成了民间大型广场舞蹈的繁荣。

中外舞蹈文化的交流迈开了巨大的步伐。从80年代就开始了的舞蹈交流,速度、幅度都在不断加大和提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国家、地方和集体等多种渠道的演出公司的支持下,大量优秀的外国舞团来华演出,中国人可以不出国门就欣赏到大量优秀剧目。另一方面,中国舞团和演员也在国际上频频亮相和获奖,其中芭蕾舞演员已经成为世界芭蕾舞比赛中令对手们不能小看的佼佼者。

舞蹈创作和表演中的个性化趋向十分明显。舞蹈编导和演员分家的现象正在改观,青年艺术家们越来越多地自己创作自己演出,直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人们评判舞蹈作品的标准也趋向于多样化,舞蹈观念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港台流行歌曲的表演形式“歌伴舞”的出现,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市场,得到了一些人的喜欢,但也受到了许多人的激烈批评。随着各种电视晚会、庆典晚会、主题晚会、大型商贸集团开业仪式的广泛举行以及旅游文化的蓬勃发展,大型歌舞晚会中的舞蹈艺术大幅度地进入了普通中国人的眼帘。舞蹈普及面较从前有了飞速扩大。

开始了新时期舞蹈艺术的80年代,常常被称作是“艺术自觉”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对于舞蹈的理性思考较以往来得更加充分,思考范围更加广泛,更有深度和力度。这种舞蹈意识的自觉,大体上表现在“舞蹈艺术特征大讨论”(约1978-1985)、“舞蹈审美本质和审美意境大讨论”(约1985-1989)、“舞蹈观念更新论说”(约1986-1988)、“关于舞蹈文学性的争论”(约1987-1989)等。这些大规模的研讨,促进了舞蹈艺术理性思维的活动,在后来的舞蹈创作实践中也促进了深刻变革。

90年代,可以看作是舞蹈理论研究、著述、出版的丰收期。《舞蹈艺术》丛刊和《舞蹈论丛》等学术刊物先后创刊,《舞蹈》杂志的发行量不断扩大。《舞蹈摘译》、《上海舞蹈艺术》等地方性刊物从“内刊”变成了公开刊物。继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新版问世之后,新版的《舞蹈概论》又增添了舞蹈艺术方面的理论读本。资华筠等人的《舞蹈生态学导论》将新方法导入了舞蹈研究领域。刘峻骧的《东方人体文化》开拓了舞蹈艺术研究者的视野。舞蹈史研究曾经是50年代起步的史论工作的领头雁,80年代后有王克芬、董锡玖、孙景琛等人的专著问世。王克芬的《中国舞蹈发展史》影响很广。197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成立,该所培养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批舞蹈史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于平所著的《舞蹈形态学》、冯双白所著的《中国近现代舞蹈史》、茅慧所著的《先秦舞蹈史》、欧建平的大量译著如《西方舞蹈文化史》等,都颇有开拓精神和创见。

20世纪的最后20年,随着舞蹈艺术在社会上独立地位的加强以及各种体制的大改革,舞蹈机构也处于改组和变动状态。中国舞协的领导作用几沉几起,各地方舞蹈协会的独立性大大加强。北京舞蹈学院建成了整个亚太地区最大的舞蹈教学建筑群体,而以著名舞蹈家名义开办的各类舞蹈学校如雨后春笋,反映出经济起飞后社会对于舞蹈演艺人才的巨大需求,也预示着舞蹈事业在未来的进一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