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黑龙江省美术馆五十年馆藏经典版画作品在沪展出

北大荒版画彰显中国气派与地方特色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3年07月13 17:12:35

 东北网713日上海讯(记者 王蕊) 为了弘扬龙江文化艺术,应中华艺术宫邀请,13日,由黑龙江省美术馆组织的题为黑土无处不春风——黑龙江版画发展概况与审美特征高端论坛及交流活动在上海中华艺术宫艺术剧场举行。资深版画艺术家袁耕现场引领参观者展示黑龙江美术馆建馆50年来黑龙江版画馆藏作品,并讲述不同阶段、不同文化环境下黑龙江版画的发展情况。

美术馆版画家带领观众参观黑龙江版画。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版画爱好者被作品深深吸引。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建馆50年的黑龙江省美术馆在藏品中虽然有俄罗斯油画、中国画等各类画作,但最全面、最系统的当属黑龙江版画,近3000幅版画收藏覆盖了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至今的各个时期全省版画家的创作。

  根据资料显示,北大荒版画流派是在十万转业官兵开发荒原的生活激流中诞生的。1958年,十几万专业官兵开赴北大荒,在冰封雪地上安营扎寨,向荒原宣战,向沃野索粮,该馆收藏的《第一道脚印》、《路是我们开》、《荒地通讯员》等早期版画,以博大的气势承载着这段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壮阔历史,折射出转业官兵及一批倾文化人的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亲合、融汇所创造的新的黑土文明。

  这批藏品是黑土文明、龙江精神的视觉呈现,形象的记录着这片黑土地由传统的农耕文化向现代转换的历程,不仅反映着北大荒版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流变,且呈现出北大荒社会形态与自然生态的变迁。袁耕介绍说。

  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滋养了黑龙江抵御版画创作,这也使黑龙江版画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抵御的形态特色与文化特征。而在这批该馆收藏的黑龙江版画中,一批文革期间的版画亦显珍贵。在艺苑凋零的特殊年代,北大荒版画仍保持了旺盛的势头,在郝伯义等第一代画家的带动和组织下,知青美术爱好者以学习班的方式从事版画创作,在艺术本性失落的动乱年代,仍涌现了一批较好的作品。

  最具有代表性的版画或以壮阔的场面、或以典型的情节,表现新一代北大荒人的壮志豪情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丰收曲》、《归歌》、《遍地英雄》等作品,手法虽是开拓期的沿用,但其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在文革版画中均属上乘,且扩展了北大荒版画的题材范围,也提升了其艺术水准。

  作为一个地域性版画流派的藏品,其价值不单体现在区域文明的视觉呈现上,重要的是看其艺术探索中是否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贡献。

讲座现场。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开拓期的北大荒版画以开发北大荒为题材,这在中外版画史上已属首创,更重要的是他们创造了一种与北大荒自然风光及大生产场面相契合的艺术形式,其豪壮、阳刚之美正与当时表现江南修理景观的江苏水印版画相比照,在中国版画界独树一帜。

  根据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版画的发展重头戏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是黑龙江版画发展的重要阶段,队伍扩大,群体增多,题材拓展,形式多样,使该馆馆藏数量和质量创全国流派版画之最,更使北大荒版画形成了第二个高峰期。其中垦区水印版画的成批亮相,标示着北大荒版画的转型,也成为我国风情版画的代表地区之一。

  由油印转向水印,不光为北大荒版画找到了新的表现形式,也刷新了北大荒版画的面貌,这批北大荒版画有别于开拓期油印套色版画的粗犷、浓烈、豪放,而是雅致、优美、抒情,汲取了中国传统与民间艺术营养,彰显出了中国气派与地方特色。

 

  目前,黑龙江省美术馆的馆藏,加上各时期黑龙江版画的出版物及相关资料,成就了一个黑龙江版画的百科全书式的资料库,为国内外研究黑龙江版画提供了平台。该馆正在撰写的《黑龙江版画史》与已面世的《黑龙江省版画辞典》,不仅填补了我国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且为其他省区的版画史研究做出了表率。

  据介绍,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承办,黑龙江省美术馆、省版画院协办的画说龙江——黑龙江省美术馆五十年馆藏经典版画作品特展201212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在全国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自2013年年初至今,该展览已先后在常熟、浙江、厦门、广东美术馆展出。自61日起,该展又在位于上海的中华艺术宫展出,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内共展出196幅馆藏作品。截至目前,每天参观人数平均在八千人左右,节假日期间已达两万人次以上。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