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哈尔滨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改革发展步伐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2年10月19 10:29:26

  东北网1019日讯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加快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名城战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委全会、党政联席会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切实解决文化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制定出台《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加强文化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

  从实际出发,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推动省、市新华书店资源整合,根据“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改革要求,2007年底市新华书店加入“省出版发行集团”,实现了省市图书发行资源的整合。加快电影公司转企改制,成立哈尔滨广通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总收入达3514万元。加快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哈尔滨出版社转企与改制工作同步推进,组建哈尔滨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出版社首家改革一步到位的出版企业,2011年出书400余种,发货码洋1.54亿元,实现利润431万元,净资产与改制时相比翻了一番。加快文艺院团改革,整合哈尔滨话剧院、哈尔滨歌剧院、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哈尔滨曲艺团的人员和资产,组建成立哈尔滨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新创作剧本8部,全年演出收入达640.4万元。各县()文艺院团采取“五个一批”划转方式,如期完成改革任务。积极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在实践运营中,不断探索报业经营模式,集团在子报和网站等领域率先推行“一媒体一公司”、办报经营“两分开”经营模式,实现公司化运营,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哈尔滨新闻网全球中文网站排名进入2000名。实行“网台分离”、“制播分离”改革,哈尔滨广电系统采取全员竞争上岗、职称评聘公开、人事实行代理等措施,推进内部机制改革,成立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和哈尔滨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2011年实现经营总收入9.33亿元。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心转企改制,实施“事转企”,将其整建制划入哈尔滨广电传媒集团,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合并市文化局和市新闻出版局,组建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市属文化事业单位由39个缩减为31个。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将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市广电局的文化市场执法职能、扫黄打非职能、电视执法职能整合,组建哈尔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各县()也进行了综合文化行政主体整合,建立了综合执法机构。积极推进电影行政管理职能改革,2010年上半年,将市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及市电影公司整体划转市广电局。积极稳妥推进“局台分设”、“广播电视合一”改革,将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与广播、电视台分开;进一步整合广播、电视资源,组建哈尔滨广播电视台(哈尔滨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建立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广播电影电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不断深化。市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率先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总分馆模式,扩大图书阅读覆盖面,新建社区图书分馆已达50个,图书室两个,整合区图书馆两个,2011年完成图书流通28万人次,同比提高10.5%

  抓好项目牵动,提升质量效益,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发挥重大项目拉动作用。仅2010年以来,列入市级政府重点建设的文化产业项目就达30余个,目前全部开工建设,一些项目已经完成。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9.38亿元增至2011年的179亿元,年均增幅2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2.83%提高到2011年的4.2%

  开展文化招商活动。借助第八届深圳文博会平台,哈尔滨适时推出了60余个文化产业项目,涉及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10余个传统和新兴文化业态,招商总额319亿元,融资额54亿元。哈尔滨文化产业招商日活动中,哈尔滨推出16个文化产业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额达30.83亿元。

  不断扩大园区基地集聚效应。近年来哈尔滨市先后投资约200亿元,大力推进平房动漫产业园区、群力文化产业园区、哈尔滨印刷出版文化科技产业园区、哈师大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伏尔加艺术小镇园区等六个园区和冰雪产业基地、数字产业基地、音乐剧创作产业基地、冰上舞蹈杂技创作演出基地等四个基地建设,集聚效应不断扩大。以平房动漫产业基地为例,目前入驻企业达280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生产动画能力3万分钟,有经营活动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基本形成了以动漫和网络游戏为核心内容的数字新媒体产业基地。2011年平房动漫产业基地生产制作分钟数跻身全国十强。

  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由2005年的11.63亿元增至现在的37.14亿元,年均增速26.1%。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物联网产业等,加快“中国云谷”、“云飞扬”为代表的领军产业聚集地建设,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中国云谷已成为“国家云计算基地联盟成员单位”和“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成员单位”。

  扶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快速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较快,在单位数量、从业人数、创造增加值等方面,都已经超过了国有文化单位。哈尔滨公有制文化单位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数量分别为0.09万家和1.56万家,创造增加值分别为41.1亿元和98.2亿元。

  加大投入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逐年增加,累计投入5.2亿元,2010年以来,政府积极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先后投入141亿元,重点推进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职工文化艺术宫、哈尔滨音乐厅等一批标志性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由每年1000万元增加到4000万元。更多的社会资本通过冠名赞助、承办协办、参与合作等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满足多样化文化需求。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以来,市各级财政先后投入资金近10亿元,建设社区图书分馆、社区文化活动站、文化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目前,已建成示范社区文化中心160余个,大型文化休闲广场20个,农家书屋1669个,农村阅报栏()1661个,公共图书馆(含社区分馆)64个,全市各类文博展馆实现了向社会免费开放;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年放映公益电影达22588场次,全面实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服务目标;数字电视用户近100万,传输网络覆盖城乡810县。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设施建设,兴建64个文博展馆和万达、华臣等10个现代化影城。

  不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央大街“音乐之街”、“好歌大家唱”、“农民艺术歌会”等活动深受城乡群众喜爱。“哈尔滨2011国际城市比基尼小姐大赛全球总决赛”、第23届哈尔滨冰雪电影节暨首届华语电影产业盛典等大型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哈尔滨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哈尔滨市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国内唯一);哈尔滨市(平房动漫产业基地)荣获科技部、中宣部等五部委授予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冰雪大世界等5个园区基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