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哈尔滨话剧院对接市场检验精品 小剧场拓大市场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1年11月21 07:35:00

  东北网1121讯 哈尔滨的话剧,曾经有过辉煌的记忆。50年前成立的哈尔滨话剧院,五代人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形成了融外国剧、经典剧和具有现实主义特色剧于一身的话剧表演风格,50年共创作演出了话剧《赫哲人的婚礼》、《千万不要忘记》、《蛾》、《夜幕下的哈尔滨》、《纯真年代》、《雪落有声》、《赵一曼》等400多部原创话剧。早在上世纪60年代,哈尔滨话剧院曾经与北京人艺、上海人艺、辽宁人艺一起,并称中国四大话剧院,也因为排演《千万不要忘记》而名震全国,并以排演《以革命的名义》、《乐观主义的悲剧》等苏联戏剧而闻名全国。哈尔滨的话剧走过火红的年代,经历过坎坷和艰难,给了我们关于话剧艺术的启蒙和最直观的记忆。

  然而,上世纪末期以来话剧精品佳作越来越少,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加重了话剧院的生存危机。

  三大招法推广“小剧场”

  拯救话剧,必须依靠市场,开拓演出市场,创作话剧精品,使话剧在如今舞台格局多元化的当代,成熟为一种兼具时尚魅力的艺术品种,并始终让其洋溢着比喧嚣热闹的影视艺术更为深沉的精神内涵。为此,哈尔滨话剧院开始重振雄风,把市场放在“小剧场”上。

  1.杜绝人情票和赠票。以前,话剧院拍戏上演后,是要派出业务员求人买票,下去推销票。话剧市场进入“小剧场”后,各种各样的观众纷纷托人要票。进行市场化运作后,观众自己必须买票,现在,剧院规定没有人情票和赠票,所有演职员的亲朋好友看戏一律自己购票,为请各个关系单位看戏,车承滨院长自己就买了好几千元钱的票赠送客户。

  2.扩大话剧演出空间。剧院营建了一个多功能的“话剧超市”,现有“大剧场”、“艺术沙龙”、“60空间”、“迷你戏剧”等四个不同的演出空间,让观众有选择地欣赏演出。剧院以小剧场演出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接受市场经济的挑战。让观众自己选择喜爱的剧目。架起观众和舞台的互动平台。

  一切为了观众。话剧院还将排演不同题材风格和流派的剧目,形成都市情感系列、喜剧系列、世界名著系列、荒诞派系列等。

  3.发挥小剧场话剧独特的优势。演出道具精炼,布景简洁,紧缩和降低制作成本,票价低廉或售票优惠等多种手段的促销,多种方式适应演出市场,多层次、低票价吸引观众,针对热衷话剧的观众习惯于周末看话剧,剧院把演出时间多定为周末和节假日,不但培养观众还培养属于自己的演出市场。

  哈尔滨话剧院副院长曲杰介绍:从20077月至今,该院排演的20多部小剧场剧目已经演出254场,多个剧目轮换演出,让观众始终有新鲜感。今后,剧院仍把站稳小剧场、走向大市场作为奋斗的目标。力争推出不同风格的话剧。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以最少的投入争取到最大的回报。

  对接市场检验精品

  今年国庆节前,大型原创情感话剧《我和我的同学》成功首演。该剧定位商业化与艺术性相结合,从哈尔滨话剧院走出去的明星张译出演男主角,明星加盟、阵容强大、实力雄厚。一切商业元素全面尊重艺术市场规律,因此连续演出5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话剧院坚持面向市场、贴近百姓,把打造精品与市场对接作为院团获取效益的重要前提,正因为如此,才有拓宽了更大的演出市场。

  小剧场市场试水的尝试,正如费孝在提出“文化自觉论”时说的那样:“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小剧场的出现就是一种对自身文化自我觉醒、自我认知、自我选择和自我创建的一种状态。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