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冰城文化家底大升级3批省级“非遗”名录公示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10510 09:49:14

  东北网510近日,记者从省政府网站获悉,《黑龙江省文化厅关于公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已正式发布。公告中,共有16项市文化部门及位于我市地域范围内的省直单位、机构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项目入选公示名单,满族萨满舞(阿城、泰来)、皮影镂刻技艺等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均有望迎来一次集体“升级”。作为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冰城非遗的保护传承现状如何?此次“大升级”后又将有怎样的前景?记者近日对市非遗保护中心等“非遗”保护单位进行了独家专访,走进了冰城“文化家底儿”的万千世界……

  “省三批”16项花落冰城  据悉,为加强我省非遗保护,省文化厅于去年末至今年4月开展了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和评审。根据《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要求,省文化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13个市()和省直单位申报的144个项目进行了审议,经科学评审和认定,提出了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新入选项目47项,扩展项目4项。

  据了解,在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推荐名单中,哈市文化部门及位于我市的省直单位、机构申报项目共入选16项,内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等九大类,几乎囊括了冰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次评审中,哈市阿城区的“金源非遗”广受关注,共有满族传统民歌、木雕重彩等5项榜上有名,成为全省入选项目最集中的一个区。随着全国首个“金源文化生态保护区”获批落户我市,我市“金源非遗”的传承保护也将进入更加系统、立体化的阶段。

  “文化家底儿”背后故事多

  萨满舞、木雕重彩、玉泉酒两步法酿造工艺、皮影镂刻技艺……查阅此次入选推荐名单的非遗保护项目,一种穿越时空的冰城文化史感扑面而来。

  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崔明河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冰城传统文化的结晶,多源于百姓社会生活,历经时代变迁,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截至目前,哈市市级非遗名录共有72项,其中省级30项,方正剪纸、龙江皮影戏、五常东北大鼓等3项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传承方式上,有像夏氏正骨术那样家族传习、以姓氏或名字命名的,也有通过地域性集体传习的,如方正剪纸等。

  崔明河告诉记者,此次入选的非遗保护项目,都具有非常强的冰城地域特色,对于研究哈市以及龙江地方历史和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此次入选推荐名单的双城区皮影镂空技艺为例,双城皮影约有400年历史,据传为明代万历年间(1619)从河北传入双城当地,至清代道光三十年(1850)达到鼎盛,解放后当地皮影艺人对皮影人物的造型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独具双城特色的皮影艺术风格。双城皮影镂刻技艺大致可分为选皮、熟皮、落样、镂刻、敷彩、罩油等十余个步骤,其题材广泛,人物头饰、服饰、各种兵器、生活用具等,都可以作为素材。

  首个“非遗网络平台”将上线

  据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重要特点,一些非遗项目在传播因中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而逐渐呈现小众化、边缘化趋势,有些甚至濒临失传。为更加系统地保护冰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市非遗保护中心于今年315日正式挂牌,这也标志着哈市非遗保护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通过努力,现有72项非遗保护项目中已有53项建立了传承基地或传习场所,35项建立了传承机制。市非遗保护中心目前也在积极筹备,启动建立冰城首个“非遗网络平台”,各个保护项目的文本将全部存档,通过全市覆盖,实现非遗申报、保护信息的畅通和实时化。

  此外,哈市新一轮的非遗普查工作近期已经开始,并取得十余项新线索。工作人员同时表示,除了自上而下的普查外,也希望更多掌握、传习着非遗项目的市民、家庭和团体能主动通过所在区县文化部门申报,共同保护冰城传统文化。

  16项入选推荐名单的申报项目一览

  满族萨满舞、满族传统民歌、木雕重彩、泥塑、玉泉酒两步法酿造工艺、双城民间故事、皮影镂刻技艺、柳编技艺、猴石山庙会、面塑、京剧、山东快书、朝鲜族游茨游戏、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匏器制作技艺、祭孔大典.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