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央视一套节目播出《揭秘哈军工》告诉你不一样的哈军工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1222 11:16:45

  东北网1222日讯从今天起,央视一套《见证》栏目将连续播出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当代中国出版社合作拍摄的5集电视专题片《揭秘哈军工》。该片重现了哈军工从建校到发展、辉煌的过程。其中,有些事件是首次披露。21日记者联系到该片总导演刘周全,先期了解到被该片“解密”的故事。

  选址哈尔滨,只是因为“安全”

  195285日,陈赓陪同苏联专家小组开始对学校选址。当时共有上海、南京、大连、哈尔滨4个备选城市。

  按照当时考察小组的分析,上海和南京虽然经济发达,文化氛围、交通和基础建设在全国都是最好的。但是,两地均处于台湾国民党空军飞机的轰炸半径之内,从保密和安全的角度看,两地很快被排除。虽然考察组十分喜欢大连这座海滨城市,但是,因为临近炮火连天的朝鲜半岛,大连也被否定了,最后“安全”、“保密”的哈尔滨被确定为校址。

  全国急召80位教授

  校址选定后,组建教师队伍成为重中之重。陈赓首先把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完整地收入囊中,随后,在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第一代弹道专家张述祖等人的帮助下,罗列出第一批需要请调的教授名单,人数多达80位。

  据了解,这80位教授集中了当时国内最具权威的专家,多数均为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为了照顾“老教师”们的生活,当时学院规定,教授们一律吃大米、白面,不许搭配杂粮;理发、洗澡不用排队;保证教授们有牛奶喝;在食堂就餐可以现点菜,现炒菜,实行小锅菜……

  规章制度竟有两百多万字

  哈军工治校极严,单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六严”。据当事人回忆,空军系曾经有一位班长因为把教室号码的“0”看成了“6”,带着学员跑错了教室,结果迟到了5分钟,为此他被全院通报批评。还有一位教员因误课3分钟,而背上一个警告处分。

  学习如此,生活也同样要求严格。吃饭时先要站着,只有喊“开动”后才坐下来,然后拿碗去打饭,不叫“开动”大家都不能动。吃完饭,大家要集合起来列队走,于是一些吃饭慢的学生就经常吃不饱。

  据了解,在陈赓的主导下,哈军工先后引进、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条例条令,汇编之后竟然有两百多万字。而这些条例、条令,为我军后期制定《军人行为准则》、《一日生活制度》、《值星值日制度》等一系列条令、规章打下了基础。

  所有毕业设计都是绝密

  哈军工成立之初,保密便成为该学院的首等大事,后来的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相关专业更披上了神秘面纱。在当时,学员入学都要进行保密教育,并配发一个保密包,到了毕业设计期间,所有毕业设计都是绝密,需放进保密包中。而每人配发的保密笔记本每页都有编号,绝对不许撕掉、丢页。除秘密文件不能丢失外,就连在院内发行的《工学》报也不允许丢失。因为,《工学》报反映的院内情况,关系到中国军事科技发展的动态,属保密范围。

  13位将帅子女就读哈军工

  据哈军工校史统计,在十大元帅中有七位元帅子女、十大将中有六位大将子女曾经就读于哈军工。

  据哈军工第二任院长刘居英讲,将帅子弟也都想当兵,但相当部分的子弟不够格,我们没收。他回忆,一位中将的儿子考哈军工时只差0.2分,结果没被录取。

  在学习上,干部子弟没有任何特殊待遇,同样的学习任务,必须得完成,如果确实跟不上,该退学就要退学。

  第一批学员毕业需国防部下达命令

  1958326日,哈军工为第一期学员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而这636名学员的毕业竟是国防部下达的命令。在毕业头一天,所有学生都不知道将上哪儿去。当时,没有什么个人志愿,完全听从分配。

  二十世纪50年代,计算机进入武器系统,被很多先进国家采用,但在我国,军用计算机还是一个空白。19575月,作为解放军军事院校代表团的一名成员,柳克俊造访前苏联时表示,我们想做个计算机。对此苏方人员说,别做梦了,我们都搞不出来,你们完全不可能。

  柳的想法得到了哈军工学院领导的重视。并于1957年组织了一个名为“331”的攻关科研小组,柳克俊为课题组长。

  到了1958年初,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同年928日,中国历史上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揭秘哈军工》从今日起每天零时15分由央视一套节目(CCTV-1)《见证》栏目首播,上午937分重播。同一时间五天连续播出。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