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建设特色文化市抢救保护特色文化

http://suihua.dbw.cn   2009-11-27 08:57:32

   东北网绥化1127日讯绥化的特色文化是以满、汉、回、蒙、朝鲜族等各族民间文艺综合而成的。海伦的剪纸、望奎的皮影、兰西的挂钱、绥棱的黑陶、庆安的板画、北林的风筝,以及遍及城乡的各种民间特殊技艺将绥化特色文化园地装点得万紫千红,美不胜收。就绥化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有关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绥化市文联主席白雪松。

  白雪松认为,绥化特色文化的优势是很多的,它是满族文化与齐鲁燕赵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产物,同时又由于其特殊地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揉进了一些现代的东西。从事特色文化创作的人,既有文化程度低、但从艺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又有文化素质较高、敢于创新的专家学者。他们活跃在绥化城乡,薪火承传,生生不息,为绥化特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白雪松同时认为,绥化特色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毋需讳言,像其他城市一样,在东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绥化特色文化也在退守和萎缩。以北派皮影代表望奎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还有民间皮影剧社10多个,现在仅有以谷宝珍为代表的几个年老体衰的民间艺人掌握皮影的制作技艺。庆安版画和北林风筝由于带头人的纷纷离世,也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一些民间技艺随着它们的生存土壤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变化而悄然离我们而去,健康的民风民俗正在逐渐消失,甚至连文字记载和影像资料都没有。产生这些问题在于民间艺人大多是家庭小作坊,发展资金不足,文化修养不够,后劲差,形不成气候;生产与市场脱节,缺少展示和销售渠道,形不成较大的经济效益;年轻一代人看不起民间艺术,追求时尚文化,后备人才不济,形不成人才梯队。

  白雪松说,如果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那些我们曾引以自豪的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逐渐消失,那么我们特色文化大市的建设就失去了源头。因此他提出: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特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对于具体措施,白雪松提出了开展县()区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设立特色文化保护专项经费、发挥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作用、举办展览开展交流、评选和命名优秀民间艺术家,培养各类民间艺术的拔尖人才和带头人等办法。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