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莽吉塔城:未尽的东北亚丝路

http://harbin.dbw.cn   2009-08-02 07:58:32

  东北网哈尔滨82日讯 老实说,一个多月的跋涉,基本上是没有风景的文化苦旅,只有到了同江市境内,我们才意意思思地有了一点旅游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我们不安。“日本老道”两侧,不时闪过美丽的白桦林,那份静谧和恬淡,让人的心情优雅。在去额图的路上,一只狍子跳到路中央,向我们瞪着好奇的眼睛。从勤得利返回同江市的路上,风雨交加中,我们疾行的越野车,与一只盲目乱飞的野鸡相撞,野鸡成了我们的盘中餐。

  21日,我们留恋地离开同江,越野车在八岔路口做了暂短的了望,一路疾行到了扶远县。这是我国最东端的县份,有祖国东极的美称。

  抚远小城的美丽超出我们的想象,街路平坦洁净,建筑典雅清新,人也热情好客。只是天气不好,阴云密布。我们匆匆吃过午饭,便和县文管所长杜永发一起,去了海西东水陆城站的第十城———莽吉塔城。

  “国保”单位:莽吉塔古城

  海西东水陆城站一共十城,皆在黑龙江省境内,莽吉塔古城是最后一城,也是我们完成东北亚丝绸之路国内采风的终点站,大家的心情十分激动,在此扯旗照相留念。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踏查,经历得太多太多,一时找不到语言去形容。

  莽吉塔古城遗址坐落在抚远县城东北10公里城子山上,故俗称“城子山古城”,为明代遗址。古城临江陡立,乃控制江面水上交通的咽喉重地。《全辽志》在莽吉塔城与药乞站地名之间夹注“狗站”,意指其下二十二站皆为狗站。而《经世大典》则指称末鲁孙以下十五站为狗站,说明历经演变,狗站数字和起始点在发生着变化。

  资料记载:古城周长930米,依山就势,呈不规则长方形。北面和东面有峭壁为天然屏障,故不设城墙,其余城墙残高23米,仅开一门,两侧有护城壕。观其形胜,当为古隘口。

  我们拾阶而上,如今此处为军营的观察哨,哨所耸立其中。见我们在古城内徘徊,一个哨兵过来询问,得知我们的来意,哨兵任我们流连。站在城上,凭高虎视,黑龙江尽收眼底。

  在东北亚丝绸之路上,莽吉塔城左揽22马站,直辖“药乞”,右衔22狗站。狗站又名水狗站,夏月乘船,冬月乘爬犁,以狗驾拽,疾速如飞。如今22狗站皆在俄罗斯境内。莽吉塔城城池虽小,却是海西东水陆城站之中枢关隘,如此重要,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谓当之无愧。

  民族融合的赐婚“霍集珲”

  中国古代,有数不清的丝绸之路,这条丝路以其平和、欢乐、友好而行于明清之际。在经济、文化的交流中,还演绎着一个个“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记载中,莽吉塔等地的酋长们,无师自通地学着松赞干布,带着貂皮等贡品到清朝请婚,以迎娶皇家格格为荣耀。清朝把赐婚者称为“霍集珲”(满语“姑爷”),霍集珲从北京带回美丽的“萨尔罕锥”(妻子),一拨接一拨地行走在黑龙江畔。

  在莽吉塔古城边上,我们想象着那些随时光消失的景致:快速如飞的雪橇上,坐着身穿美丽丝绸的“霍集珲”们,他们喜气洋洋携带着从北京带回来的“萨尔罕锥”,奔向自己的嘎珊(乡村)。这是清代黑龙江流域的土著民族贡貂纳妇者最快乐的节日。

  《清太祖满洲实录》中记载的一个有名有姓的“霍集珲”是博济哩。当时他是东海窝集部瑚尔哈路路长之一。他同其他5名路长一起向清太祖集体乞婚。太祖以六大臣之女配之,以抚其心。这是黑龙江人首次向清太祖“乞婚”,史称“首乞婚”。那些皇城根的姑娘们,来到苦寒的塞外,实现民族融合。

  按定例,进京娶亲需要带聘礼。包括:黑狐皮二张、九张元狐皮之褥子二、九张黄狐皮之褥子四、十七张貂皮之皮筒子十二、貂皮一百张。不是大户人家的青年是进不了京的,也成不了“霍集珲”的。聘礼合格,被选中为“霍集珲”后,清廷也要赐给更加丰厚的回聘,包括:蟒缎无扇肩朝衣、缎袍及大缎褂各一,绸衬衣一套,毛青布衬衣一套,插有弓矢之股子皮撒袋一,系有嵌银垂饰及手帕荷包之腰带一、凉帽一;萨尔罕锥赐给捏褶女朝褂、立蟒缎袍及大缎褂各一,缎衬衣一套,无花青缎袍褂及袖袄一套,毛青布袍及衬衣一套,镶银花之凉帽一,鞓带一,缎裙三,毛青布裙二,毛青布八十,作帐子用每块七尺之白布五块,针五百,线三十绺,梳子十,篦子十,带子五十副,钮子二十,包头二十,零碎一扎两扎之缎补钉块一皮箱,仆人两对,牛二,犁铧及犁镜一副,缎被褥一套,小花被褥一套,毛青布被褥一套,银项圈一,耳坠五副;赐给夫妻二人镶金圆鞍头漆鞍连同佩件的三等马各一匹,皮靴各二双。同时,赐给萨尔罕锥娘家白银五十两及马匹等。

  有了这层关系,“霍集珲”们成了清朝最密切的代言人,与黑龙江下游的商人主持着与日本人之间的“山丹交易”。

  山丹,是库页岛、北海道人对黑龙江下游少数民族的称谓。北海道的虾夷人(阿依努人)非常喜欢中国丝绸,他们通过换货等方式,促成了山丹交易。然后,把中国丝绸贡献给日本。日本把中国丝绸称之为“虾夷锦”。今天,日本北海道民间和许多博物馆中藏有许多的中国蟒袍,锦锻,面料等丝绸物品。

  各民族的通婚还广泛地出现在民间,美丽的库页岛上的女子嫁给了八旗子弟。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唤醒一条沉睡的文化带

  中国的丝绸之路四通八达,盛名远扬,但是东北亚丝绸之路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是由于清朝的刻意避讳。甚至女真二字都不能见于《康熙字典》。撰述《明史》的张廷玉们,更是讳莫如深,在摒弃与郑和齐名的亦失哈的同时,掩盖了600年前亦失哈十上北海开辟“东北亚丝绸之路”的伟大壮举。

  我们不能指摘先人,所以我们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唤醒,唤醒这条沉睡600年的文化带。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

  一路上,我们拜谒了宋代中国丝绸出土地“鲁路吉站”,还在依兰县目睹了清代的“乌绫”,又在佳木斯市找到了明代中国丝绸的碎片。东北亚丝绸之路的物证粲然可观。

  明朝亦失哈十上北海的首航日即将600周年,我们该给这一史实一个怎样的定论?我们该如何纪念之?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回答的时候了。

  明代的丝路,清代在延续。从清代文献和已发现的文物看,赏乌绫和民间贸易的丝绸品种包括:蟒袍(龙袍)、大红盘金蟒袍、女齐肩朝褂、无扇肩朝衣、朝衣、缎袍、缎衣、蓝毛青布袍、无扇肩朝衣所用蟒缎、朝衣所用彭缎、缎袍所用彭缎、各色锦片妆缎、妆缎、闪缎、红青缎、绸缎、丝缎、绸子、绢里子、白绢、红绢、绿绢、纻丝、布衣、布被子、被面布、布匹、毛青布、袍子所用蓝毛青布、衬衣毛青布、裤子毛青布、白布、高丽布、汗巾之高丽布、家机布、布帛、棉线、棉缝线、棉花、帽子、袜子、带子、腿带子、包头等。数量之巨,极具规模。

  丝绸改变了宁古塔和三姓地区的习俗。著于康熙年间的《全辽备考》,生动地记录了这一变化:“陈敬尹谓余曰:我于顺治十二年流宁古塔,尚无汉人。满洲富者缉麻为寒衣,捣麻为絮;贫者衣麅、鹿皮,不知有布帛。有之,自予始。予曾以匹布易稗子谷三石五斗。有拨什库某得予一白布,縫衣,元旦服之,人皆羨焉。今居宁古塔者,衣食粗足,则皆服绸缎。天寒,披重羊裘或猞猁猻、狼皮打呼(长外套),唯贫者乃服布。而敬尹则至今犹布袍或着一羊皮缎褂而已。”

  日本博物馆里的丝绸,大多是清代的东西。两国史学家却乐于追溯到明朝时期。存世于日本博物馆的“虾夷锦”品类很多,有赤地蟒袍、龙褂、青地蟒袍、黄地龙纹袍服、绀地蟒袍、青地龙纹服、赤地袄子、绀地袄子、赤地龙纹服、赤地满洲服、浓绿地蟒袍、山丹锦朝服、虾夷锦打敷、山丹服、虾夷锦袈裟、虾夷锦袖口、赤地龙纹打敷、唐织棺卷、龙纹薄青锦袈裟、龙纹青地锦打敷、龙纹赤地锦打敷、牡丹纹赤地锦打敷、龙纹青地锦、虾夷锦袱纱、虾夷锦袋、黄地牡丹锦刀袋、阵羽织(披甲)、挂轴、青地龙纹锦手箱、青地蟒袍等。

  如果我们仍任由这条文化带被埋没,承载文化的古城继续漫漶和丧失,我们既愧对先人,同样也会愧对后辈。

  站在黑龙江边,我们想象着亦失哈的巨船,顺着黑龙江浩荡北上;我们想象着,随着亦失哈一次次的招抚,狗站上的雪橇和小舟,以及浩浩荡荡的马队,络绎奔向中原。莽吉塔这里只是中途逆旅,当年,丝绸之路一路延伸。到达今天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萨哈林岛,美丽的中国丝绸辗转进入日本的北海道。

  可是,我们的采风活动走到这里只能告一段落,遥望黑龙江对岸,我们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把东北亚丝绸之路的采风进行到底。因为这不仅是一条远古商贸朝贡驿路,也是一条经济互通、文化交流、人民和谐的友谊之路。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