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古籍近百万册价值2亿元亟待保护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0628 08:17:19

  东北网628日讯古籍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近日,黑龙江省又有47种古籍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至此,黑龙江省有50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而现存公共图书馆的古籍近百万册,价值2亿元,亟待保护。入选古籍价值连城目前,古籍善本流传至今已千不足一,弥足珍贵。各图书馆所珍藏的珍贵古籍往往价值连城,成为镇馆之宝,黑龙江省入选的50种国家珍贵古籍也弥足珍贵。

  我国于2008年开展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选,黑龙江省图书馆入选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唐写本)、《韵府群玉》(元刻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明刻本)3种珍贵古籍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前不久,黑龙江省又有47种古籍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省图有《通鉴纪事本末》、《乐府诗集》等13种,哈尔滨市图书馆12种,黑大图书馆8种,哈师大图书馆7种。在黑龙江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中,省图收藏的《韵府群玉》共二十卷,为元代阴时夫撰,元元统二年梅溪书院刻本,是传世最早版本,元明两代屡经翻刻,书中文字小字隽永、动人魂魄、纸色古洁、草茎明显,墨香浮动、呼之欲出,版本完整,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收录。

  人们常说“一页宋版五两黄金”,可见珍贵古籍的价值所在。据介绍,2000年上海图书馆花费450万美元从美国购回翁氏藏书80542册,目前已增值至4500万美元,不足十年价值已增长了十倍。与省图被收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相同版本的《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一书,在2008年嘉德公司拍卖会上成交价达69.4万元。

  据省图特藏部许静华主任介绍,目前,黑龙江省图书馆系列拥有古籍约百万册,其中不乏珍贵善本。而一些宗教、民间的古籍数量目前还在普查中。对于这些古籍的价值,有关人士认为:“古籍主要是指1912年以前出版的线装书,如今一本普通古籍都可以卖到200元。按这个价格来算,100万册至少值2个亿。这些古籍中不乏珍贵善本。而现在‘宋版书’一页就能卖到一万。估价2亿元,对100万册古籍来说,其实是保守数字。”

  据了解,黑龙江省的古籍收藏独具特色,其中写本中不乏唐人写经、刻本中有宋元佳椠、抄本中有海内遗珍、稿本中有名人手迹等等,奇珍秘籍不胜枚举,流人等乡贤文献更是奇葩独树。更有大量流散在社会上的古籍,但这些都有待广泛普查。古籍书库壁垒森严古籍以其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弥足珍贵,其存放方式也不同寻常。但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由于环境污染,保管条件不完备,一些古籍酸化老化程度加重,许多珍贵古籍面临失传危险。

  日前,记者走进省图古籍线装书书库。两位工作人员同时在场,分别打开三道门。进门后马上感到一丝凉意,原来,这里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1摄氏度。省图专家称,恒温恒湿可以改变古籍因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所造成的纸张老化或发霉的状况,使古籍得以“延年益寿”。

  古籍线装书库安装了监控设备和红外监测设备,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既可杀菌对书籍还无损害。为防阳光照射,窗户上贴了一层膜,窗帘则全天遮挡着。对于珍贵的善本,还另辟房间存放。为了防虫蛀,一些古籍按照珍贵程度不同,分别装在樟木盒中,或是量身定做的书套中保存。500多平米的房间内,存放古籍13万册、善本6000余册。

许静华告诉记者,从2004年建立新馆以来,省图投入古籍保护的经费已经近百万。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省市级图书馆、部分高校图书馆外,许多县级馆的古籍保管条件较差,一些县级馆达不到恒温恒湿,有些馆甚至无专门古籍书库,古籍线装书与普通图书混放一处,有些馆的古籍甚至未分编整理,古籍保护措施亟待加强。修补半册古籍用了3个月古籍在长期保管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破损,如封面和书页脱落或散落、书页残破缺口、被虫蛀或霉菌损伤致残、纸张自然老化或污损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修补。对古籍的抢救、修复是古籍保护的重点。据了解,古籍修补的原则是“整旧如旧”和“可逆性原则”,不能盲目修复,以免造成古籍的损毁,因此,对修补人员的要求很高。

  据省图修补人员徐景和介绍,在进行古籍修补之前,必须对需要修补的图书仔细检查,分别存放。修补前用软毛刷清除书上的灰尘,擦掉铅笔字迹、墨印或其他污垢,清除昆虫的分泌物等。在修补前,他都要为古籍制定计划书,确定如何装修。首先要配纸,选配修补用纸是图书修补前必须进行的工作,不同种类的书,不同时代的书应选用不同的纸,纸的颜色、厚薄、特性等都必须与原书页一致。而纸张分竹纸、皮纸、草纸等多种,仅宣纸就有1000多种,而颜色又不同。这样的纸张在市场几乎买不到,都是许景和十多年来修补工作中拆东墙补西墙积攒下来的宝贝。如果实在找不到相似的纸张,许景和说,那只能用颜料染色了。

  一般修补一册书用时20天左右。让徐景和记忆深刻的是修补《通鉴纪事本末》,这本书是宋宝佑年间刻本现存残卷,当时书籍破旧、书口开得大、撕毁严重。他小心翼翼地修补,因双面粘贴纸张后比原来纸张厚,他就用锤子一点点锤打。最终,修补半册书用了3个月时间。新善本收藏成热点随着古籍保护意识的加强,近年来新善本也成为收藏热点。目前,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启动了新善本普查工作。

  新善本是指辛亥革命时期以来采用现代装帧形式,具有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和收藏价值的珍稀文献。新善本目前也是社会收藏的热点,随着社会各界对新善本的重视,新善本的收藏价格也随之上扬,郭沫若著的《女神》1921年初版五角五分,现在购买需数千元;一套缺一册的赵家璧编的“良友文学丛书”初印本已从2005年的2万元上升了若干倍;一册1932年版的铅印本《屠倭实记》,不过百十来页,在门市标价约200元,在北京拍卖会上最后以2.2万元成交。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各馆所收藏的图书中有一些属于新善本范畴,如《毛泽东选集》早期印本、东北抗联文献等红色文献、地方文献等。黑龙江省各市县馆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收藏大量早年出版的连环画,大多是优秀画家所画,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有些可进入新善本范畴,还有很多混在各馆藏书中的新善本需尽快进行甄别保护,否则,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古籍保护任重道远尽管古籍价值连城,但始终处于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瓶颈,使古籍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长期以来,古籍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人员流失。一些古籍收藏大馆,随着老同志退休和专业人员调离,有经验的业务骨干逐步减少,而新补充的专业技术人员缺少培训,专业队伍素质大幅滑坡。据统计,黑龙江省的26家古籍收藏单位现在有古籍专业人员30余人,平均每个古籍收藏单位专业人员不足2人,相关专业毕业的人员更是屈指可数,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省近百万古籍的整理、鉴定、普查、修复等一系列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据了解,黑龙江省各级、各类图书馆均无古籍保护经费,各古籍收藏单位古籍工作经费支出,一方面是向国家申请古籍保护经费;一方面是挤占其他经费,用多用少全凭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保护古籍投入很大,一些单位就因为设备不够完善,导致古籍破损十分严重。”资金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

  目前,黑龙江省正在开展古籍普查,这是一项“摸家底”的工作,以厘清现今古籍的存量,掌握现今古籍的存藏环境状况,了解古籍的破损程度、致损成因、破损数量,据以制定修复计划。也为今后有目标地进行人才培养,建立古籍保护实验室,评定现存古籍的级别等次等提供依据。这些工作十分繁复,急需更多的专业人才。

  有关人士指出,“黑龙江省地处边疆,中原文化进来得比较晚,古籍本来就数量少、质量差,整理保护工作也相对滞后。如不尽快整理保护,国宝会越来越少。古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倒卖,甚至流失国外,就为时已晚。”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