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痛中求生哈尔滨市的博物馆深思生存之道

http://harbin.northeast.cn   2008-12-01 08:08:15

  从2006年至今,哈尔滨市的博物馆进入了一个建设的高潮期。除了国有的博物馆,一些行业馆、私人馆、企业馆纷纷开馆。据市文化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各类博物馆约有66个。这个数字,足以让每一个哈尔滨市民骄傲。

  博物馆能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而是能让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中麻痹了感觉的人们,在博物馆中慢慢找回细腻的观察力以及感受艺术和生活的本能。

  在没有雪的初冬,户外活动相对枯燥的市民;在即将到来的冬季旅游旺季,来哈尔滨体会冰雪世界的外地游人,都有意愿沿着各个博物馆给出的脉络,去认识哈尔滨。

  然而,与如火如荼的建设势头相比,哈尔滨市大多数博物馆呈现给人的感觉却是寂静。寥寥的参观者、一成不变的展出内容、与参观者有距离感的展出形式,以及一些特色馆养在深闺人未识,都让哈尔滨市的多数博物馆陷入一种乏人问津、门庭冷落的“成长痛”。

  或许,痛过才能进入新一轮快速成长期。因为痛中求生,迫使哈尔滨市的博物馆去深思生存之道。

  撰文/本报记者鞠红梅摄影/本报记者张大巍

  博物馆的分类

  艺术博物馆,包括绘画、雕刻、装饰艺术、实用艺术和工业艺术博物馆。也有把古物、民俗和原始艺术的博物馆包括进去的。

  历史博物馆,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历史的博物馆,在考古遗址、历史名胜或古战场上修建起来的博物馆也属于这一类。

  科学博物馆,包括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容涉及天体、植物、动物、矿物、自然科学,实用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博物馆也属于这一类。

  特殊博物馆,包括露天博物馆、儿童博物馆、乡土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科学中心和天文馆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内长期设置的保管机构和展览厅都划入博物馆的范畴。

  异音首家私人博物馆南迁

  就在哈尔滨市仍处于博物馆建设高潮期的今年,哈尔滨市首家私人博物馆———黑龙江春和博物馆馆长付春和带着他的5000件文物南迁。他的春和博物馆日前在苏州沙家浜风景区内开馆。

  20069月,付春和壮志满怀地创办了黑龙江省首家私人博物馆。他把自己收藏的书画、瓷器、玉件、佛教艺术品、中国司法印纸等上万件文物分5个展厅展览。据说,其中通过有关专家鉴定的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几十个。尤其是清末时期满族瓷板砖、中国司法印纸、伪满时期的各种票证,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还是北方民族地域文化的“活化石”。

  付春和家住平房区,他把自己位于友协大街的原本出租出去的房子收回来,又从银行贷了30万元,进行装修、安装安全防护设施后,博物馆就开起来了。当初,这个哈尔滨市首家私人博物馆得到了市领导及省有关部门的重视,博物馆的批文办得出乎寻常的顺利。

  但最初的兴奋心情一点点消退,窘迫和不安便涌了上来:除了每月还贷款,还要供儿子读大学,而博物馆参观者寡,门票收入连支付博物馆的日常开支都困难,经济上的局促让他捉襟见肘。另外,这么多文物摆在家里,安全问题又让他寝食难安。

  为了自己和博物馆的生存,今年付春和在网上与苏州市政府取得了联系,苏州文化主管部门帮助他联系了苏州工业园区、旅游风景区等,并邀请他到当地考察。付春和选择了沙家浜风景区。苏州文化局、常熟博物馆、沙家浜镇政府便迅速组成了一支4人考察团来到哈尔滨,对春和博物馆进行了全面了解。仅用10天,双方就签订了协议,博物馆装修和文物运输等方面的费用都由苏州方面出资,并无偿提供给春和博物馆沙家浜风景区内8套、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馆房。

  苏州沙家浜风景区十分重视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目前其民俗馆、古舰馆、根艺馆等特色文化展馆比较成熟,都纳入旅游项目,门票收入有一定的保障,这对春和博物馆南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考验66家博物馆面临同样窘境

  2006年以后,哈尔滨市进入了博物馆建设的高潮期,博物馆数量猛增,这个喜人的势头持续至今。据市文物管理站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已有各类博物馆66个,而且今后几年还将陆续开设新馆。

  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市领导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得益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给市民带来的更高的文化需求;得益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本地企业快速发展,乐于借建设行业博物馆来宣传企业文化。这些因素,促使哈尔滨市在博物馆建设中形成了独特的民办公助的办馆模式———利用城市改造,扶持民间办馆:在太阳岛风景区改造中,政府部门以提供场地、资金的方式招来俄罗斯艺术展览馆、北方民艺精品馆、于志学美术馆、太阳岛艺术馆等在岛上安家落户;利用企业改制,引导行业办馆:在哈尔滨肉联厂、向阳体育用品商店等国企改制过程中,政府引导企业分别创办了大众肉联集团历史博物馆、“哈药”摄影展馆;利用政策导向,倡导社会办馆: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或个人出资金的方式,哈药六厂投资创建了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市商业银行投资创建了哈尔滨钱币博物馆……

  各种灵活的办馆模式让哈尔滨市的社会历史类、艺术类、人物类、民族民俗类、自然与文化类、科技产业类博物馆数量在短期内大幅增加。星罗棋布的博物馆以多姿多彩的侧面展示着哈尔滨的多元文化———作为全国第一家音乐博物馆的黑龙江音乐博物馆记录着上个世纪初期中西音乐在哈尔滨的碰撞、交融,展示出这座音乐之城的文化底蕴;犹太新会堂是国内唯一的犹太历史文化博物馆,见证着上个世纪20年代哈尔滨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与犹太文化的交集;哈尔滨圣安齿科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齿科专业展馆,它告诉人们中国第一家西医齿科学校就诞生在哈尔滨;由哈药六厂投资创建的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是国内首家版画博物馆…

  然而,当人们通过一两次的参观,对它的神秘感新奇感消除,众多博物馆便飞速地结束了“火爆期”,陷入了一天甚至几天都没有参观者的尴尬境地。即使是国有大馆也都没有逃脱这样的命运。近几日,记者陆续来到哈尔滨市几家最著名的博物馆———省博物馆、哈尔滨建筑艺术馆、省革命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文庙,每一个馆里都很寂静。每个馆内与记者同时参观的观众不超过5个人。这些博物馆,在今年2月参观免费后,都曾火爆过一阵。许多市民对当时想进馆要排半个小时的长队才能领到票的情景记忆犹新。然而,时隔不足10个月,馆内就已如此冷清。

  一些新兴的博物馆不但寂静,甚至让人感到落寞。黑龙江音乐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20061月刚开馆时曾火爆了一阵,但接下来的大多数时间参观者都很少,有时甚至一星期都没有一个参观者。记者走访数家博物馆情况相似。

  哈尔滨市尚处于博物馆建设的高发期,但已开馆的博物馆却已经提前感到了“成长痛”。市文化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参观者太少,是哈尔滨市博物馆无法回避的现状。开设一家博物馆需要有很大的财力支持,不仅要有安全保障,每天的电费水费都是很大一笔开支,国有博物馆由政府财政支持,至少能保证日常开馆。而一些民办博物馆起初都曾考虑过以展养馆的模式,即通过门票收入来维持博物馆的日常开支,但因为这种普遍的窘境,让一些馆的经营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考验带来的思考

  保新鲜开设临时展厅进行展览交流

  上个月的一个周一,记者到湖南省博物馆参观,本以为在非假期里参观者不会多,没想到,排了很长的队才领到参观券。在临时展厅里正展出主题为“古典与唯美”的油画展,每一幅油画前都站着一排观众。一位当地居民说,因为临时展厅会不定期地举办不同内容的展览,即使在博物馆没有免费开放前,她也办了这里的会员卡。这次展出的油画都是香港一位私人收藏家收藏的精品,其中还有一幅莫奈的油画,由于展品太棒了,她已经是第四次来这里参观了。

  据了解,国内很多博物馆除了基本陈列,还都设有临时展厅,就是为了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不同内容的展览。日本的博物馆也经常利用临时展厅引进一些国内外的精品展览,当地叫做“非常展览”。而哈尔滨市还没有任何一家博物馆有这样的临时展厅来举办各种新颖的展览。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刘云才认为,展品总是一成不变,让本地的市民失去新鲜感,是目前哈尔滨市国有馆的参观者数量总是上不来的重要因素。

  对于春和博物馆的南迁,他也有不同的认识。他认为,国有馆里的重要文物一般不能随便走出去,而私人馆就不同了,黑龙江春和博物馆的南迁,就是一种展览上的交流。对激活现有藏品的实际价值非常有意义。因为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就是让人看的,让人们通过参观更多地了解历史和文化,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文化素养和底蕴,因此国家鼓励地方博物馆走出去办展。我们也应从中受到启发,积极接纳外地博物馆到我们这里入驻办展。也可进行省际、馆际的展览交流。比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里的一般文物藏品也有很多,如果我们有个临时馆,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交流展览,让哈尔滨的市民通过这些文物,感受曾在西安建都的十三个王朝曾有过的辉煌,一定会受市民欢迎。别说中国这么大,可以东西南北交流展览,即使只是和省内其他地区的博物馆进行展览交流,也会激活博物馆。

  一座博物馆更新一次陈列需要的资金量很大,因而其基本陈列三年五年都不能换。但加入了临时展馆就不同了,不但会给参观者带来新鲜感,如果把基本陈列馆与临时馆分开走门,临时馆收费参观,既让市民享受了丰富的文化生活,馆里又有了收益,也不失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好办法。因而,在目前哈尔滨市各类博物馆仍在陆续建设时,在建馆时就应该考虑设立临时馆。

  激兴趣增加参观者的互动和动手内容

  “十一”期间,记者在北京的自然博物馆参观时对一个情景感触很深。当时有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在馆里搞活动,给每个进馆的少年儿童发放答题卡,孩子们在馆内认真地参观讨论,在每个分馆内找扮作海洋动物的志愿者答题、领取奖品。一些家长说,因为这样的活动特别有利于孩子记住动物知识,孩子又特别有兴趣,因而每天都带孩子来。

  刘站长说,要让博物馆“活”起来,就必须要与参观者之间产生互动,激发参观者一探真相的兴趣。馆内可以搞各种类型的活动,也应该在基础陈列以外,加入一些参观者可以自己动手参与的项目。在日本的博物馆,就有让参观者自己动手挖掘一些塑料制成的古文物碎片、自己动手拼装的内容。参观者还可以用酒精炉烤塑料,把塑料融化后粘成不同的形状。

  博物馆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展览,没有参与,馆就会越办越死,而如今通过增加参观者的互动、动手内容,来激发参观者的参观兴趣,从而激活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采访中记者发现,让市民印象深刻的竟然都是博物馆中能参与的内容,一位市民特别喜欢省地质博物馆,里面骑自行车逃脱恐龙之口的参与项目让他记忆犹深。据介绍,这家开馆仅一年多的博物馆就是借鉴了国内外优秀博物馆的经验。而省科技馆在新增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中,目前每个休息日都增加6项如自己动手制作机器人类的免费参与项目,吸引了一定数量的观众。据介绍,今年开馆的钱币博物馆里设摇钱树、放算盘,眼下还增设了每月5日、20日的义务鉴宝活动,都是为了激发参观者的参与兴趣。

  聚人气把博物馆列入城市旅游项目

  春和博物馆南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苏州沙家浜风景区十分重视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把博物馆都列入旅游项目,能给博物馆带来一定数量的观众。记者到湖南省博物馆参观时,也看到其院内停满了各个旅行社的大巴,旺盛的人气让博物馆看起来生机勃勃。

  采访中,记者看到市旅游局出的一本《哈尔滨博物馆概览》,上面对今年以前开设的博物馆都有文字和图片介绍。记者问,这书都发行到了哪里?心想,如果旅行社的导游人手一本,定会对哈尔滨市的博物馆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但遗憾的是,它仅是作为内部资料发放到相关部门。据了解,现在市面上不但买不到介绍全市博物馆的图书,哈尔滨市连一张博物馆导游图都没有。

  几家博物馆的相关人员都说,哈尔滨市太需要一张博物馆导游图了,别说外地游客,很多市民都不仅不知道多数博物馆位置在哪里,甚至不知道全市都有什么博物馆。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该馆双休日一般每天接待五六十人,平时一天也就十多个参观者。黑龙江,曾是中国境内火山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目前黑龙江省的地貌格局、矿产都是因火山活动形成的,很多火山形成了独特地貌景观。黑龙江省也并非只有很多人印象中的沃土良田,还有成群的湖沼、茫茫的草水,有着中国最为广阔的森林湿地,黑龙江省是鸟类向往的乌托邦。这些在去年开馆的省地质博物馆里通过声、光、电、虚幻影像技术都有展现。而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对于在了解黑龙江方面有如此重要作用的一个博物馆,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没去过,接待的外地游客更是寥寥无几。

  一些旅行社认为,以哈尔滨市目前的66家博物馆资源,完全可以做出多条有哈尔滨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专线。但遗憾的是,还没有一家旅行社这样做。目前哈尔滨市博物馆旅游尚不成气候,对全市的旅游拉动作用很小。这与目前哈尔滨市博物馆建设高速发展的现实很不相称。而像哈尔滨市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省地质博物馆、萧红纪念馆、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坐井观天遗址博物馆等等都是非常有地方特色、在别处见不到的,这些都是值得挖掘的旅游资源。

  挖内容对历史文化习俗生动展现

  作为参观者,记者每次参观哈尔滨市的博物馆都感到深深的缺憾和遗憾。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参观博物馆是本地人和外地游客了解一个地区最便捷的方式。而目前的66家博物馆,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介绍并不全面。

  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个自称每天都吃炖雪蛤的杭州游客,记者问她知不知道雪蛤就是我们黑龙江的特产林蛙油,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参观过哈尔滨市的博物馆,可是并没看到这方面的介绍。不仅是如今盛行的炖雪蛤,从物产来讲,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历来是国家的木材基地,黑龙江省的林区为共和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堪称新中国的顶梁柱。而这些,在我们的博物馆中“低调”得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忘记了这些历史功勋。还有优质的黑龙江大豆、大米、玉米,传奇的人参、鹿茸……在哈尔滨市现有的博物馆内都鲜有生动的展现。

  刘云才站长说,我们博物馆里展出的内容太应该挖掘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常说人参、鹿茸、乌拉草是本地三宝,可是谁知道乌拉草是什么东西。如果能用乌拉草做双鞋,放在博物馆里展览多好。

  博物馆的展出内容中应该有参观者喜闻乐见的东西,把融入人们生活中的东西也进行展出,让观众有亲切感,有共鸣。比如“闯关东”都给哈尔滨带来了什么,久居在此的人们哪些生活习俗被闯关东来的人改变了,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女真人都有什么民风,还有越来越少见的火炕,甚至于我们冬季窗户上的窗花,这些都应该让参观博物馆的人有所了解。还有那些渐渐要失传的东西,像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赫哲族用鱼皮做成的各种物品,都可以作成旅游纪念品在博物馆中出售。刘站长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博物馆展出的东西激不起观众的共鸣,其展出就没有意义。

  一个地方的博物馆建设是文化发展繁荣的一个标志。哈尔滨市的博物馆陷入参观者寥寥的窘境,是很多城市博物馆发展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阶段。这种“生长痛”会促进博物馆找到生存发展的方向。比如对于私人博物馆,有了春和博物馆的经验,哈尔滨市一位准备开私人钟表博物馆的市民已经准备把博物馆下面几层租出去作为商服,用于支付博物馆的开销。哈尔滨市的博物馆建设进入了春天,它们也正在为自己寻找雨露。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