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曾是金代古城遗址道里"半拉城子"一度繁荣

http://heilongjiang.northeast.cn   2008-03-20 09:01:08

  东北网320没有人会想到,哈尔滨市顾乡大街北侧的棚户区有着这样悠久的历史,其形成可追溯到金代,即使是建国前就在这里居住的棚户区居民,也无法准确说出这个地方存在了多少年,但他们记得这个地方最早的名字———“半拉城子”。

  翻开道里区志,在其“地名考”一栏中,专门有“半拉城子”的记载:坐落于顾乡屯以西、现工农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相传是金代的一座古城遗址,因其城垣残缺,故称“半拉城子”,又分为东、西半拉城子,东半拉城子在现在上江街以东地带,西半拉城子在现在工农头道街西段一带地面。

  关于半拉城子,《双城县志》、《吉林通志》、《金史》上均有记载。《金史·太宗传记》载:天惠三年开辟从上京(会宁府)至长春州之间古道,曾在半拉城子设驿站。解放前,半拉城子两屯居民不足百户,多从事烧窑和农业生产。解放后,由于不断改建和发展,东、西半拉城子已面貌大变,并形成一条主要干道———工农大街。

  早期居民多为山东人

  73岁的姜纪美老人告诉记者,53年前她随家人从山东费县“闯关东”到哈尔滨市,并从当时的顾乡屯嫁到半拉城子,在这里已经居住了半个多世纪。老人清楚记得,她刚到这里时,整个“屯子”只有两排房子,近百户人家中,基本以山东移民为主,房子周边都是菜地。“我们这儿离市区有些距离,又都是山东过来的,半拉城子这边一直被顾乡屯的居民称为农村”,老人现在还对这种看法还很不满意,因为她们始终认为,她们已经融入了哈尔滨,就应该是哈尔滨的市民。

  老人对自己家的第一间土坯房印象深刻:“当时政府给发了房屋土地号,但房子要自己盖。没钱啊,家里老人靠种植黄烟和替别人做工的收入盖起了第一间土房,虽然平均每人不到5平方米,但毕竟是有了自己的家。”老人有3个子女,这在当时是孩子少的家庭,孩子结婚后,曾经一家6口在40平方米的房间内生活。除了种地,半拉城子的人都会到附近砖厂“打工”,一个月可以有30多元的收入。这在当时的收入不算多。直到现在,老人和家人的收入也不高,所以一直居住在棚户区。

  记者见到老人时,老人套了2件毛衣,但记者感觉屋里比外面还冷。老人把记者让进儿子的房间,说:“我的屋子太小了,家里虽然冷,但舍不得烧啊。”在老人家里,记者看到了老式缝纫机、火墙等城市中很少见的物品,这些还是他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听说马上要拆迁了,老人很高兴,能住新楼房是老人的愿望,但老人有一个愿望:“改造后还回这里生活,习惯的老邻居,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地,舍不得”。

  工厂繁荣人口激增

  工农大街北侧棚户区人口激增始于附近工厂的增加,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记者在工农街道办事处建材社区主任孙爱臣的指引下,找到了63岁的韩长富老人。老人就出生在棚户区,他91岁的父亲是建国前到“半拉城子”定居的山东高密县人。韩长富老人是市建工集团的退休工人,韩长富回忆,小时候家里周边到处都是砖厂,父亲帮别人种地,附近的居民都在砖厂工作,随着砖厂的相继倒闭,一批工厂陆续落户到“半拉城子”,昔日的荒郊一下子热闹起来,大批工人随着工厂的落户到这里落脚,一批工厂职工宿舍和家属房迅速在原砖厂位置建设起来。

  老人把能够记起的工厂一一列出:哈尔滨市酱菜厂、哈尔滨市锻压机床厂、哈尔滨市印刷厂、哈尔滨市灯泡厂、哈尔滨市阀门厂、哈尔滨市照相机厂。

  老人说,厂子红火了一阵,后来就搬迁、倒闭、消失了,很多工厂家属将房子出卖,现在能找到当时的“老户”已经很少了。而随着城区扩大,半拉城子从城市人眼中的“农村”,彻底的融入了这个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近几年进城务工人员增多,附近陆续盖起了大批的房子,半拉城子渐渐成为了现在的棚户区。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