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闯关东》热播,山东籍黑龙江人“寻根”成热点

http://heilongjiang.northeast.cn   2008-02-04 06:24:10

  东北网24 2008年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上演的52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全国掀起了收视热潮。据报道,截至120,该剧前38集平均收视率高达7.78%,最大市场份额达27.5%,即全国超过1/4开机的电视用户在看《闯关东》。在该剧的故事发生地东北三省及华北等地,收视率尤其火爆。业内人称,该剧的收视率已超过了此前最火爆的弘扬山西人精神的《乔家大院》和讲述老北京人故事的《大宅门》。

  有人认为,山东人向东北的大移民,对我们这个国家带来的重大影响,只有美国当年向西部垦荒大移民才可媲美。

  八成龙江人有山东“基因”

  据有关部门介绍,黑龙江的人口主要成分源自外来移民。清末黑龙江地区人口已达到300多万人。在这300多万人口中,除了少数土著居民外,大部分是关内北方各省的汉族移民。

  清代进入东北的移民主要来自山东、河北。山东人“泛海”,河北人“闯关”,从两条路线向东北大移民。据清末的统计,关内北方各省农民平均离村人口估计在10%左右。“进入东北的移民以山东人最多,其次是河北人,再次是河南和山西人”(见《东北史研究》第1)。“泛海”和“闯关”来的山东、河北人,起先定居于辽河流域,至嘉庆和道光年间已大量进入黑龙江地区。据估计,此时约有2000余万山东等地移民来到东北。

  民国时期、日伪统治时期和解放后,山东人又分别数次大规模向黑龙江地区移民,其人数甚至超过了清代。据统计,目前黑龙江人中,约80%人的“基因”与山东有关。

  山东“老客”当年声名显赫

  毫无疑问,今天的黑龙江人以其豪爽、开朗、仗义、吃苦耐劳为人称道。特别是哈尔滨人的大气,更被外地人所推崇,这些都与山东“基因”密不可分。

  据当年的《哈尔滨晨报》于1927年调查:“移民中最多者为山东沂水、黄县二地,其他日照、莒县、济宁、临沂等地次之。”从1931年到1945年,日伪统治时期黑龙江地区人口约为1100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仅26万余人,而这期间来自山东等地的新移民达470余万人。

  这期间,主要来自山东的移民使哈尔滨各行各业高度繁荣起来。当时哈尔滨最繁华的地方,全市开埠之区是道外,而道外第一条被命名的大街———正阳街(今靖宇街),就得名于山东人。上个世纪初,光绪末年(1909),山东掖县苗家镇镡家村人宋文治从北京来哈开办“京都正阳楼”,原址在今天道外北三道街与靖宇街拐角上。文献记载,当年的正阳街就是依据当时买卖最红火的“京都正阳楼”而命名的。“正阳楼”创始人宋文治的孙子、现年70多岁的宋广庆告诉记者,当年哈尔滨“百行百业”的创办人几乎都是山东人,如在道外南二道街和南三道街,就有二三十家老商号,其中著名的“同义福”、“大昌兴”、“仁和永”、“益升隆”等都是山东人开办的。

  当时道外一带的饮食服务等商业,针对的主要消费者也均为山东人。1910年从河北闯关东到哈尔滨的佟玉新,在道外开了一家“老仁义”饺子馆,卖地道的山东口味牛肉蒸饺,回头客几乎都是山东老乡。

  开拓黑土地融为龙江人

  山东省政府驻哈办事处副主任米海威,很早就关注“山东人闯关东”,2003年他向山东省有关部门申请《山东人闯关东》这一研究课题得到重视。碰巧,同年山东省政府、山东省委宣传部决定拍摄电视剧《闯关东》再现山东人闯关东历程,5年后,电视连续剧《闯关东》轰动关里关外。

  著名农垦作家郑加真回忆,1958年,他参加抗美援朝后随10万名复转官兵来到北大荒,官兵中八成是男性。为了调配男女比例,加快开垦北大荒,仅1959年就一次性动员6万名山东农工来到黑龙江。郑老回忆,这些人多是十八九岁中学生,浓浓的山东口音听起来特别亲切。在“北大荒”历史上,山东青年是职工队伍的重要基石。他们的后代以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山东不断涌入的一批批新移民,与较早的山东移民后代一起构成如今黑龙江的主要人口。

  在此,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这些黑龙江人,其“山东基因”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异。

  据哈尔滨市公安局户政处最新数字统计,目前哈尔滨市810县市,祖籍填写“山东”的人数仅155万人,只占哈尔滨市总人口的15.76%,与哈尔滨市大多数人口“基因”源自山东这一事实不符。原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祖籍山东的哈尔滨人,已把脚下这片黑土地当作自己“生命的源头”,“基因”发生了变异,对“祖籍”认同感淡漠。

  省农垦总局新闻中心主任徐国春,是出生在黑龙江的第二代山东人,他爱人也是山东籍哈尔滨人,他们一直与山东亲戚保持来往。几年前老徐随爱人回山东老家探亲,第一顿饭,爱人的老姐端上来四样菜,老徐吃不习惯,剩了不少。下顿,端上来的还是这四盘剩菜,这让老徐觉得挺不舒服。“在东北,这样待客,会被认为不‘讲究’,但在山东老家,这是勤俭的表现。”像老徐这样生长在黑土地上的山东人后代,普遍对“山东基因”的认同感越来越淡漠。

  日前,记者采访了米海威。他早饭吃了大葱,嘴里有浓浓葱味。有人说爱吃大葱的山东人,不但把爱吃大葱的习惯传给了东北,也把大葱一样直来直去、一清二白的爽快性格传承于此。米海威认为,时下的山东人与黑龙江人的差异确实很大,“在黑龙江能见到比山东大汉还热情豪爽的东北汉子,能吃到在山东很多地方都见不到的正宗山东包子。”

  多元影响带来“基因”变异

  有人认为,“洋味儿”参与塑造了哈尔滨人,以博大胸怀接纳外来者的黑土地改变了生活在黑龙江的山东籍人。

  市供排水集团的一位84岁离休老干部回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道里有个八杂市,里面大部分是做买卖的山东人。一些山东人为了与洋人做生意学会了外语。这些人接受了洋人的一些生活方式,穿洋装,甚至出入洋人的聚会。哈尔滨人,一个以汉满文化为主体,并受到俄日文化强烈影响的新种群,在南北文化、中西方文化融合后,表现出新的语言、风俗、审美、处事习惯和思维方式,形成哈尔滨人独有的豪气、洋气、大气等品质,这足以使哈尔滨人体现出鲜明的“基因”变异。

  出生在1954年、现在媒体工作的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祖父和父亲当年都是闯关东过来的。小时候,他在家里听的、说的都是浓浓的乡音,可出了家门,他就只说普通话。当年先生的父辈选择配偶只选山东同乡,但到先生这一代就没了这个“习俗”。

  固守传统的山东移民后代,很快发生了“基因”变异,原因何在?有人认为,当年闯关东的不光有山东人,还有河北人、山西人、湖南人、江浙人。这些早期移民交织在一起,从事劳工、小商贩、跑腿子等社会底层生活,形成了广泛的市民基础,而生活在道里和南岗的殖民群体,仍发挥着一定的影响力。来自大江南北的文化习俗在此交融,西方外来文化也猛烈冲击山东人的观念和传统,这些本身就带着“闯”的精神的山东人,逐渐就发生了变异。尤其在城市社区里,山东人强烈的老乡观念开始淡化,在哈尔滨这座移民城市独有的历史土壤上,很快产生了新的种群特点。

  诠释闯关东

  多年致力于关东文化研究的学者董鸿扬认为:早期“闯关东”的山东移民,体现出一种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使荒原变良田。这种力辟榛莽的土地开发精神内含一种反传统性,突破了守乡恋土的传统观念,在不自觉中创造出一种文化新质;对于时下的东北人来说,打破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陈旧观念,克服等、要、靠思想,就要继续发挥历史上“闯关东”的山东人敢闯、敢承担风险、勇于创造并接受变化的可贵精神,这样才能创造并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