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冰雪体育运动脸谱

http://heilongjiang.northeast.cn   2008-01-17 08:44:41

  新华网齐齐哈尔117题: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冰雪体育脸谱

  当齐齐哈尔市四年前从上届东道主哈尔滨手中接过承办全国第十一届冬运会会旗时,许多像李鸣生一样的“鹤城”市民心里并没有把握让这个以重工业和丹顶鹤闻名的“钢铁机械城”与冰雪体育“破镜重圆”。从下岗、失业、找活路,到转制、上岗、奔生活,这个重工业城市用一张张冰雪体育运动脸谱记录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新生。

  公共冰场重圆癌症老人冰球梦

  新脸谱:56岁的李鸣生脚踏冰刀,在齐齐哈尔市体育局附近的公共露天冰球场上尽情挥动着冰球杆,虽然没有全套专业护具,但对于这个身患癌症、去年刚刚手术的老人来说,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享受冬日阳光已经十分幸福,透过他厚厚的近视镜片,冰雪体育的激情不断延伸。

  “虽然冰刀和球杆不到200块,但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工厂效益不好一个月只发几十块的工资,养家都养不起,还能琢磨玩?”望着附近另一个热闹的公共露天溜冰场,老李拉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是齐二机床集团(原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退休工人,虽然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具体政策说不清楚,但能感受到的是手里的退休金多了,生活有保障了,在公共场所滑冰、打冰球的人又开始多了。如今,他每天都要来这个冰场打一下午的冰球,圆一下年轻时的梦,这个露天冰场曾是齐齐哈尔冰球队的训练场,现在球队早已进入条件更好的室内馆训练。

  旧印象: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冰雪体育运动的摇篮,曾经培养出薛瑞红等世界名将。“这里六十年代满大街都是扛冰球杆的‘冰迷’,各个中小学和工厂都有滑冰队和冰球队,每年都组织业余比赛,冰雪体育底子特别好,但随着经济不行就都停了!”李鸣生回忆起旧日景象欷歔不已,他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齐齐哈尔遭遇“寒冬”,1997年他一个月最少的时候只拿到了50元工资,还不是按时发。从2003年开始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后,各大企业效益开始好转,现在工人平常的工资也能拿2000多元,自己近千元的退休金也能按时发放,有了奔头的大伙又把冰雪体育“捡”了起来。

  不堪回首:爱人不让冬练怕费粮、费鞋

  新脸谱:61岁的姬永发是本次冬运会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也是齐齐哈尔长跑爱心协会的名誉会长,这个民间组织里有很多是下岗工人。如今,这支队伍又变成了“专业拉拉队”,将在各个场馆为运动健儿加油。

  “市里的经济大环境好了,企业有钱了,我们也有赞助了!”姬永发说,长跑协会不仅搞长跑运动,也组织滑冰、冬泳等健身活动。每逢年节,大家还会给老人送爱心饺子,今年还组织了“圆梦之旅”,组织残疾人和老劳模去北京旅游。目前,大家精神头都很足,对于大赛的公益活动都很上心。

  旧印象:天空并不总是冬日暖阳,体育也曾被经济寒冷尘封,姬永发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真实故事。“协会里一位姓毛的长跑队员,曾经被爱人留在家里不让冬练,因为运动健身费粮、费鞋!”姬永发说,事情发生在1997年,并不是因为“抠门”,实在是当时的生活环境不好。齐齐哈尔当时10个家庭中至少有4个面临下岗困境,有的是三代人同时下岗,整个城市没有活气,都在想“怎么吃、怎么活”,根本没心思考虑健身,所以,老毛当时冬练只能穿胶鞋,连一双运动鞋都没法买。如今,重新上岗有生活保障的老毛早已有了专业跑鞋。

  聚焦冬运会:冰雪体育搅热“精神头”

  在冬运会开幕式筹备现场,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大民镇小民村农民工邹利正在忙碌地切割着钢筋。“我们的精神头就像这迸出来的火花!”邹利说,冬运会给他带来了“外财”,往年正是农闲时节,现在每天都能赚到30块钱左右。

  为了成功举办冬运会,齐齐哈尔投入了7000多万元新建、改造场馆,同时在城市道路、绿化等方面也大量投入资金,城市的各行各业都品尝到了“冬运蛋糕”的甜头。“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这次终于给冰雪‘正名’了!”姬永发说。

  在齐齐哈尔的大街小巷,遍布的吉祥物传递着不断升温的期待,体育局门前的倒计时牌匾前总是聚集着热心市民。经历了振兴攻坚战的老工业基地,正在有效解决国有比重高、职工安置难、历史债务重、社会负担大等计划经济遗留问题,也让冰雪体育运动的快乐重回人们身边。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