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哈尔滨用先进文化书写和谐城市

http://heilongjiang.northeast.cn   2007-11-19 05:58:46

【专题】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东北网1119《光明日报》16日刊发长篇通讯《用先进文化书写和谐城市》,全面报道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经验和做法。报道说,作为一个各种文化影响并存的城市,如何梳理纷繁的历史文化?哈尔滨市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步入了人文建设的和谐新境界。

  “文化客厅”与“文化广场”

  据统计,哈尔滨人均文博展馆数量已接近国外发达地区水平。今年518日,该市迎来了第31个世界博物馆日。

  几年前,哈尔滨市曾经陷入“商进文退”、展馆场地纷纷“失守”的窘境。转折发生在去年,一年多,全市新增了13座展馆。对于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哈尔滨文化奇迹”。

  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市委开了一个十分奏效的“药方”:民办公助。把城市对文化展馆的需求与企业、个人办展建馆的愿望结合起来。它不仅体现了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且表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家的人文关怀。

  行业办馆、企业办馆、高校办馆、私人办馆、政府参与办馆等多种民办公助模式应运而生,提高了市民文化生活的水平。

  哈尔滨的展馆兼收并蓄,多彩多姿:既有承载本土历史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道台府民俗博物馆、东北民主联军指挥部展馆,也有洋溢各民族风情的朝鲜民族艺术馆、满族文化民俗馆、俄罗斯艺术展览馆,还有极具特色的啤酒博物馆、齿科博物馆等。只要你走进这些“文化客厅”,就会品味出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个性。

  如果说,展馆是哈尔滨的“文化客厅”,那么,城市建筑则是哈尔滨的“文化广场”。

  素有“东方小巴黎”美誉的哈尔滨,建筑文化充满了异国情调。走在城市的大街上,人们不时可见到俄罗斯、犹太、哥特、日本、阿拉伯等不同建筑风格的楼房、别墅。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对这些建筑的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索菲亚广场、伊斯兰广场,人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布局的安排、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充分展示和延续着城市建筑的传统风韵,实现了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碰撞与整合。

  此处有声亦无声

  330日晚,动听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天鹅湖》、《梁祝》等十余首中外经典曲目,从哈尔滨音乐厅传出。这是一次新颖的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全市800多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在这里认真学习和欣赏着世界名曲、中国乐曲。演奏者是具有99年历史的“老哈响”。

  为什么要搞这样的学习?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语重心长: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作为音乐名城的领导干部,更要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坚持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多欣赏高雅艺术,能够培养我们的健康情趣,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一百年前,哈尔滨举办了历史上第一次交响音乐会,传出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来自各国的侨民,用音乐与哈尔滨沟通、亲近。接着,许多世界顶级的音乐家纷至沓来,定居哈尔滨。从此,西方音乐与中国民乐相互激荡,相互融合,“音乐之城”、“音乐之都”成为哈尔滨的别称。

  1961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隆重举办,成为全国三大音乐盛会之一,如今已连续举办了28届。一般来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可是,在哈尔滨则是“阳春白雪,曲高和众”。

  2006年第28届“哈夏”,不仅有来自全国14个大城市和美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等海内外艺术家,还有数以十万计的群众演员,观众逾百万人次。艺术的普及和熏陶,培养了一大批音乐精英:傅庚辰、金铁霖、秋里、李双江、郭颂、殷秀梅等,都是活跃在中国歌坛上的哈尔滨人。

  有声的音乐,使“哈尔滨之夏”名扬九州;无声的音乐,让“哈尔滨冰雪节”走向世界。

  冬天的哈尔滨是一片冰清玉洁的银白世界。松花江千里冰封,太阳岛上瑞雪铺毡,滑雪场上飞驰着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冬泳健儿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里破冰游泳。

  哈尔滨从1963年创造冰灯艺术,到上世纪80年代的雪雕艺术,再到21世纪初的冰雪大世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冰雪童话。赋予了更多文化内涵的冰雪节已成为中国冬季旅游的最“热”,与日本札幌的雪节、加拿大魁北克的狂欢节和渥太华的冬乐节齐名。

  这种无声的、凝固的、晶莹的“音乐”,不仅把一个富有朝气和豪气的哈尔滨展现在世人面前,更是把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哈尔滨展现在世人面前。

  哈尔滨精神跃然而出

  上世纪初,因缘际会,哈尔滨成为了一座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外国侨民最多时达17万人。中西合璧、南北融合的文化演绎了不少老字号。它们有外国商人创立、具有浓郁异国情调的秋林公司、老巴夺、啤酒厂、肉联厂、马迭尔宾馆、华梅西餐厅,也有民族实业家们兴办的涵盖徽商、晋商、沪商、闽商等中国传统商业文明的同记商场、老都一处、福泰楼、正阳楼。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渐去渐远。

  如何对待老字号?市委书记杜宇新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他对“老字号”负责人说:“所有老字号企业都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传承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特殊技艺。”

  于是,弘扬“老字号”经济成为人们的共识,改革成为“老字号”的主旋律。哈尔滨啤酒厂通过改制,百年老厂焕发了青春,一条世界上最先进的无菌灌装线,将产品打入海外市场。

  1990年,为了发挥哈尔滨的地域优势,发展中国同俄罗斯等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经济贸易合作,经国务院批准,哈洽会拉开了帷幕。如今,参展参会的中外客商累计已达130多万人次。第十七届哈洽会,签订涉外合同88.3亿美元、国内合同940.9亿元人民币。继哈洽会的成功,冰博会、中国哈尔滨韩国周、制博会等展会,如雨后春笋,哈尔滨展会文化初露端倪。

  特有的文化,铸就了特有的城市品格。特有的城市品格,蕴含着特有的城市精神。2005年,哈尔滨人经过周密思考,决定以“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作为“哈尔滨精神”表述用语。这是坚持“文化立市”的结晶,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文化旗帜。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