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阿城区挖掘历史底蕴让“金”字名片流金淌银

http://heilongjiang.northeast.cn   2007-08-16 14:45:33

  东北网816电 车下高速公路,阿城解放西大街转盘道上的“金源神龙”便呈现在眼前。这个大气磅礴的铜塑工艺品高9.99,重9.99吨,是以出土的金代文物铜座龙为原型放大加工的。这尊铜座龙雕塑,昭示着阿城区深挖历史底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自信。

  旅游纪念品主推“仿金”

  记者近日来到阿城区金府青铜制品有限公司时,制模、腊型、挂砂、脱腊、浇铸车间一片繁忙,打磨机响成一片。这个企业成立10年来,抓住阿城建设文化大区的机遇,在挖掘金源文化上作文章,目前已成为阿城文化开发领域最成功的企业。“金源神龙”就是这个企业的杰作。

  公司老总王民福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形成了仿古青铜旅游纪念品和城市大型青铜雕铸生产经营体系,产品近百种,如仿金代铜镜系列、仿金代铜座龙系列等。除游客购买外,这些产品甚至成为省、哈尔滨市政府馈赠贵宾的首选礼品。2006年,产品销售额为160万元。公司的成功正是由于顺应了金源文化旅游开发的潮流。目前,公司仿古复制和开发的产品已成为哈尔滨甚至我省最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据介绍,为让历史文化元素产生更大经济效益,阿城区已建成400平方米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展示、销售旅游纪念品。预计9月,青铜仿古制品、版画、木雕等都可在此与游客见面。届时,金源文化、黑土文化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市场脚步又将加快。

  经营让金源文化生金

  阿城曾经是金王朝的都城,这里保留着大量的金代历史文化遗存。阿城人认识到,金源文化是阿城的一个文化品牌,是阿城走向世界的一张显赫名片。

  目前,阿城从金源文化中掘金的除企业外,还有事业单位。以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为例,2006年该馆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门票收入达85万元。

  为进行文化运营,博物馆积极进行展厅改造,他们筹集800万资金新上现代化设备,使得博物馆在国内达到20年不落伍。同时,博物馆增设了晁楣艺术馆和粘氏(金人后裔的一支)石器馆。博物馆副馆长聂磊告诉记者,为响应区委、区政府建设文化大区的号召,博物馆在改造同时,又增设了第二馆,目的就在于打造龙江大馆、龙江强馆。如此一来,主馆具有金源文化的浓厚历史气息,副馆又具有现代艺术的气息,可谓相得益彰。该博物馆明年还将收购私人手中的196面龙纹铜镜文物,加上博物馆原有的300多面铜镜,博物馆届时将建成全国最大铜镜陈列馆。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同意为此专门拨款500万元。

  据介绍,为加快文化大区建设步伐,阿城区正在逐步加大利用开发金源文化的力度。区里为此成立了金源文化历史学会,专门负责策划、开发金源文化的“富矿”。他们积极推动有关金王朝的长篇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创作,其中由矛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执笔的《大金王朝》小说已经开始创作。

  金代故都迈向文化大区

  据了解,近年来阿城区对金源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科学规划,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了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和金太祖陵址公园两个项目,二者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共同组成金源文化旅游区。该旅游区被国家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区政府还投资7000万元,建成了仿古一条街。2000年,阿城举办了首届金源文化节,同年举行的金太祖祭陵大典使得金源文化又一次得到张扬。

  经过努力,文化产业在阿城逐渐开花结果,目前,阿城已经形成了金源文化旅游区、松峰山等旅游景区,金源文化也成为四大旅游拳头产品之一,以青铜仿古制品、版画为主的系列旅游纪念品也已在市场上初步立足。

  阿城区旅游局行管科长李永波说,阿城的金源文化旅游产业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它增加了市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并使游客加深了对阿城和金源文化的认识,提升了哈尔滨市的形象。”按保守估计,仅金源文化旅游区10年来,就接待游客达150多万人次。按业界计算方法,旅游业就业1人,相关产业就业6人,阿城的文化旅游拉动效应相当可观。

  今年,阿城区又提出“大金国都,休闲阿城”的口号,打造文化大区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铜座龙昭示着阿城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