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鼓点声声人生无悔——访东北大鼓第四代传承人夏晓华

来源://heilongjiang.northeast.cn  发布时间:2007-05-17 10:26:51

  东北网517 6岁学唱,8岁登台,夏晓华的一生和东北大鼓紧紧连在了一起。伴着一面鼓、一把三弦,四十载春秋执着地追求。夏晓华,省群众艺术馆曲艺部主任、研究馆员、东北大鼓表演艺术家。2006年,东北大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岁的“小名人”

  出身东北大鼓世家的夏晓华,是第四代传人。从1960年开始学唱第一句,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东北大鼓,从此再没离开过东北大鼓。6岁学唱东北大鼓,8岁登台演出。博取众家之长,拜名师学习三弦,弹唱两面,艺术精进。12岁能唱30多个段子,并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名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她被双城市文工团看中,以特殊人才调入了文工团,担任东北大鼓演员,兼伴奏员、创作员,那年她才16岁。

  “我对东北大鼓非常着迷,只要有好的曲目,能学到好的唱腔,不管有多大困难,都会去努力学习,人家都说我是个‘魔症’。”夏晓华正是凭着这股劲头,演唱技巧日益提高。

   进入省群众艺术馆后,夏晓华撰写了《东北大鼓音乐初探》理论著作及多篇论文。在电台播讲自己创作的《呼家将》、《呼延庆上坟》等,深受听众的好评,并多次获得文化部“群星奖”的辅导金奖。理论专著《东北大鼓音乐艺术论》,填补了我国这一理论的空白,成为第一个撰写东北大鼓音乐理论专著的人。

  虽然成名了,但她深感东北大鼓的“鼓点”要继续响下去,必须有更多的优秀传承人,增加东北大鼓丰厚的内蕴。于是,她又为东北大鼓更好地传承开始奔波。

  东北大鼓走进大学殿堂

  东北大鼓的现状,让夏晓华非常忧虑,因为这门技艺专业难度大,成功周期长,要求学员素质高,所以学的人很少。要想振兴,必须有优秀的传承人。邱淑华这名东北大鼓第五代传人,便是夏晓华一手“栽培”起来的。提起自己的爱徒邱淑华,夏晓华的眼睛充满了期盼。“她是东北大鼓的希望啊。”

  东北大鼓要想很好地传承下去,还必须增加其内蕴,提高传承人的文化素质。在夏晓华的奔走下,天津曲艺学校经过研究,首开了东北大鼓专业。

  20039月,邱淑华考入这所学校,成为进入高等学府的东北大鼓第一人。夏晓华被聘为该院的东北大鼓教师,师徒俩开创了东北大鼓走进高等艺术学府的先河。

  她们潜心研究东北大鼓,丰富东北大鼓的内容,共同探索出一套近乎于民族唱法和戏曲演唱之间的发声方法,使说唱时的声音变得更加婉转圆润。双手用板是邱淑华苦心钻研揣摩的结果,实现了东北大鼓鼓板的创新。

  现在东北大鼓第五代传承人包括邱淑华在内一共有三人,第六代传承人也已经有两名了,最小的传承人今年才十岁。

  让鼓点永远敲下去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有关人士说,东北大鼓丰富的内容和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鼓曲中是十分珍贵的。发掘、抢救和保护东北大鼓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现在,省内专业曲艺团没有东北大鼓演员。全省东北大鼓演员和民间艺人“文革”前有800人之多,但至今能坚持活动在舞台、书馆中的已寥寥无几。因人才的匮乏难以满足要求,许多书目没人去唱,这些困难使东北大鼓发展举步维艰

  近年来,夏晓华走遍我省有老艺人的地方,自费为东北大鼓老前辈录像、录音,以便留下宝贵资料。挖掘、整理长篇书目(道子)30余种、段子200多个、杂学20余万字。自己投资万元,把抢救出来的资料,编辑成册,汇集出版。还通过各种媒体,做节目,无偿地到喜欢东北大鼓的地区去演唱。在双城市、五常市设立东北大鼓保护点,把年近百岁的韩永田和80多岁的王立云等几位老先生重点保护起来。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