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六代人演绎双城皮影百年史

来源://heilongjiang.northeast.cn    发布时间:2007-03-29 06:18:15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悠久的传承历史、辉煌的艺术成就、极具东北地域特色的风格。这些留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沧桑洗礼,有的如今已濒临失传,有的传承人早已步入耄耋之年。“拯救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别在我们这一代失传”,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化工作者和有良知的市民发自内心的呼唤……

  东北网329电“宁愿饿得腰柳细,不能舍弃皮影戏。”说起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皮影戏的热衷,回忆起当年人山人海观看皮影戏的场面,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明的话语中仍然透着激动与自豪。他说,双城皮影戏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圆了六代皮影艺人百年来的梦想,作为富有浓厚东北地域特色的双城皮影戏,不仅需要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欣赏,更需要许多年轻人来接过传承民间艺术的接力棒。

  据悉,双城皮影戏源于河北乐亭皮影,据《松花江文艺志》载:清乾隆四十一年(1756),大批河北开户旗丁涌入黑龙江地区,其中就有河北皮影戏艺人在各地演出,深受群众欢迎。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戏艺人为满足东北百姓审美情趣,大量吸收了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的丰富营养,皮影艺术逐渐地方化。与乐亭皮影最大的区别在于,双城皮影唱腔高亢、清脆,采用了二人转等艺术唱腔。到19世纪中叶,随着皮影戏在本地区的普及,从操纵影人到音乐唱腔、道白等全面改观,形成了高亢、粗犷、激越的黑龙江皮影戏艺术特色。

  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明向记者介绍,到目前为止,双城皮影在东北地区开创、发展经历了六代人百余年的努力。

  第一代影匠温德发带着儿子温长淮从河北乐亭来到东北,在双城一带安家。皮影戏最辉煌的时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温长淮、付荣魁、金传武、李安、邓桂苓等第二、三代皮影艺人对双城皮影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作出了一大批包括《秃尾巴老李》、《猪八戒背媳妇》、《三打白骨精》等优秀作品。

  1959年,双城皮影戏还进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凭借着独特的唱腔、活灵活现的表现手法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从而使双城皮影戏一夜间成为当时各大中央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秃尾巴老李》等剧目也成为几十年来家喻户晓的皮影戏。王晓明说,当时付荣魁等许多皮影艺人为了抓紧时间练功,把铺盖卷搬到了剧团,每天起早贪黑地练功、研究如何创新。

  如今的双城皮影戏在演出中很少有唱腔了,多半成了舞台剧的模式,专职艺人也越来越少。为了保护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省艺术研究所已经征集并整理了一些珍贵的唱片等影音资料,但作为延续民间艺术的最好方式,还是尽快培养传承人。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