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歌舞剧《正月里》唤醒“黑土原生态”

来源://heilongjiang.northeast.cn  发布时间:2007-03-14 14:10:35

   东北网314原生态东北民歌哈市热演

  日前,省歌舞剧院奉献的一台原生态东北歌舞剧《正月里》在北方剧场连续热演十场,且场场爆满、上万名观众被倾倒,好评如潮。其中,《月牙五更》、《送情郎》、《酒歌》、《双回门儿》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原生态东北民歌,再加以发展和创编,汇入秧歌、手绢、花棍、高跷、舞龙狮等东北民间舞蹈元素,凸显了东北民间艺术泼辣奔放的艺术特色,也正是这样一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歌舞成为《正月里》叫响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不论是全国歌手大奖赛,还是大型歌舞晚会,甚至春晚都不乏一些地域特色浓郁的原生态歌舞。《正月里》是近年来黑龙江省精心策划、倾心打造的一台颇有影响的东北风情歌舞剧。据省歌舞剧院尹桂阜院长透露,该剧所有音乐几乎都来源于原生态东北民歌,再运用现代舞美等视听艺术手段,使得东北民俗风情扑面而来。

  黑龙江省优秀原生态歌曲家底不薄

  记者了解到,其实,《正月里》并不是黑龙江省第一次成功地运用原生态艺术,在历史上,黑龙江省曾诞生过众多广为流传的原生态歌曲。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一级作曲家暴侠介绍说,“原生态”一词是在最近几年才热起来的,其实早在50年代,黑龙江省一批艺术工作者就开始深入各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并创作了许多原生态音乐。黑龙江省原生态歌曲名扬四方,还是早在1956年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当时由省歌舞团演出的男声合唱《森林号子》联唱就一举唱响:演员们踩着整齐的节奏、喊着震天的号子,三首联唱一炮打响,一举唱响中南海。

  作曲家吕聂在原生态民歌基础上成功创作的《欢乐的嫩江草原》被“省歌”唱响、广为流传;鄂伦春歌曲《鄂伦春姑娘》和《祖国最美丽》传唱已久,赫哲族有一组流传久远的《赫哲族酒歌》近期经后人加工,歌曲原始古朴、野性粗犷,轰动一时。暴侠曾七次深入大小兴安岭鄂伦春聚集地体验生活,只收集记录的鄂伦春民歌就近500首。

  黑龙江省原生态文化资源叶茂根深

  黑龙江省到底有多少可供挖掘的原生态文化资源?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孙亚强表示,在新近完成的黑龙江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推荐名单中,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艺术形式就达13大类49项:其中,民间音乐有6项、民间舞蹈有5项、戏曲有2项、曲艺有4项。民歌中较为突出的有达斡尔族的罕伯岱民歌、鄂伦春族的赞达仁民歌、赫哲族的嫁令阔小调等都很优美动听、且传唱至今,蒙古族的四胡音乐也婉转悦耳,很有挖掘潜力;舞蹈类像达斡尔族的哈库麦歌舞,满族东海莽式舞,鄂伦春族萨满舞、吕日格仁舞,汉族的森林号子等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而赫哲族的伊玛堪说唱艺术,达斡尔族的乌钦说唱艺术,还有鄂伦春族的摩苏昆都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艺术,均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很多艺术形式都已岌岌可危。采访中,很多专家都一致认为,第一是先把好的东西拿出来给大家看,进行抢救,先给它“输氧”,先让它活下来。然后是保护,最后才是发展。“原生态”歌舞呼唤品牌效应

  时下,全国各省纷纷打造自己的原生态歌舞,形成旅游文化品牌来吸引世人,像《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品牌早已是脍炙人口。那么,黑龙江省如何挖掘并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原生态作品、形成龙江特色的原生态艺术品牌呢?

  尹院长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这部《正月里》已初具规模,但要打造成在全国叫得响的艺术品牌还有一定的距离,任何原生态民族歌舞艺术都需要不断打磨、精雕细刻,甚至在各地巡演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暴侠说,黑龙江省原生态少数民族艺术挖掘潜力巨大。他建议,由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牵头把黑龙江省熟知少数民族音乐的作曲家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创作,要出一批打得响、站得住的原生态艺术新作,并为那些优秀的民族歌手艺术院团创立演出平台,逐步打造成一台具有龙江风格、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只要黑龙江省全力以赴,倾力打造,黑龙江省的原生态歌舞也会像《云南映象》那样在全国打响。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