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信息
 
 
 
 
 
首页 > 文化信息      
   

牡丹江组志愿者感言

来源:http://www.lsc.org.cn   发布时间:2006-08-28

杨沛超(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牡丹江组领队)

    此次志愿者行动和各位老师们朝夕相处五天,结下珍贵友情,值得永远记忆。我们志愿者行动就胜利完成了,作为牡丹江组的组长,我有几句感激的话要向大家表达:

    感谢这次志愿者行动,使我们有机会相聚、相识;感谢东道主——黑龙江省馆、省学会以及牡丹江市馆的领导和同仁,特别是师丽梅的贡献尤为突出,她既是组织者,又是志愿者,精心安排,不辞辛劳,给培训工作提供诸多便利;感谢各位专家的高水平授课,你们的付出为团队赢得了荣誉,大家都是合格的志愿者!牡丹江组是最好的!

王世伟(上海图书馆副书记、教授)

    在志愿者服务的日子里,不仅是学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而且使人的灵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感悟了图书馆人的善良、敬业、丰富与高尚,进一步领略了图书馆在社会中的意义和艰难,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遥远路程与光明愿景;在路途中也欣赏了北国山水之美,感觉到中国的山水原本并不比其他国家差。所谓美山之美,美水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也。

师丽梅(黑龙江省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培训感言

    2006年的夏季,在牡丹江短暂的五天里,感慨颇深,获益良多。回忆起与各位同仁相处的日子,不能忘怀,予以记之。

时值盛夏,物竞芳仟。秉筹培训,重任在肩。

即为承办,又为志愿。前期奔波,辛苦弗言。

金诚石开,何论钱贫。恪守双职,竭力操办。

事无巨细,苦辣酸甜。牡丹相聚,林海瀑泉。

盛似兰亭,留觞笔闲。南北图才,若星灿烂。

群贤毕至,亦苦亦甘。志愿行动,建国空前。

真情投入,方史可镌。专家精神,令我感叹,

精蕴才智,传教卓然。论鉴严谨,落案金言。

探隐索微,情真艺绵,学术丰富,行停雍谦。

文化底蕴,似海集渊。培训功成,君在先。

省内同仁,受益匪浅。振兴龙江,不负华年。

承前续后,我辈独担。匡济馆业,五湖相连。

九州鹏举,阔海浩天。前程似锦,再创新篇。

邱冠华(苏州图书馆馆长)

    志愿者行动:一次教育与被教育的经历

   “挺起我们的脊梁,让基层图书馆在我们这一代馆长手里活起来!” 这是牡丹江组全体学员在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班上达成的共识、发出的誓言,这誓言既有些悲壮,又充满豪情,更富有激情。这样燃烧的激情就是因为志愿者行动这个火种。有了这样的结果,三个多月备课的艰苦,数千公里的奔波,就显得非常值得。

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尽管只有数天,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教育与被教育的经历,当志愿者,在为当地馆长讲课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再教育。到图书馆工作三年多,尽管学了不少专业知识,但从根本上来说,自己还不能算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内行。第一次集中地与那么多基层图书馆馆长交流,与其他参加志愿者的老师接触,本身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确实学到了许多,包括他们的知识、为人、治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受益匪浅。对我这个没有教师经验的人来说,备课和讲授无不是一种锻炼和考验,三个月的备课,逼迫自己阅读了大量的专著和文章,因而对一些理论、一些问题就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在学术上养成了比较严谨的学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额外收获。另外在市场经济时代,以志愿者的身份,利用自己的知识无私和无偿地为社会、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些事情、做好了一些事情,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这可能就是詹福瑞馆长所谓的“自古博爱多知己,业界谁人不识君”!的感觉吧。

明年还有志愿者行动吗?如有,再志愿一把。

于良芝(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

    我有幸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的第一次志愿者行动,感受良多。下面我仅就我所观察的这次活动的组织及其成果谈两点体会。

    1. 组织

    中国图书馆学会为这次活动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组织工作。从去年“峰会”上讨论这个提议,到后来选择题目、组织报名和撰写讲稿,再到后来领队赴培训地,学会的组织工作之细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唯一感到不安的是,地方图书馆学会和承办者的接待成本太高:例如,在黑龙江,地方图书馆学会和省图书馆的培训部几乎是倾巢出动,他们除了安排培训者和学员的住宿、返程事宜,还给予了培训者太多的照顾(如送水果等)。这不仅打乱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也使他们很疲惫。此外,由于是集体订餐,难以掌握标准,造成不少浪费。建议图书馆学会考虑如何减少当地的接待成本,制定出具体的接待程序和标准,减少对培训者的照顾。

    另外,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除了学会指定的题目,也可以由培训者自己提出题目,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学员举办一些额外的、学员自由参加的小型讲座。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培训内容,增加学员的兴趣,而且可以与指定题目形成互补,还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培训时间。此外,由培训者自己提出的题目,一般也是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讲座效果可能会更好。

     2. 成果

    我觉得这次活动无论对培训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和还是来说,都有一些值得欣慰的成果。

    对培训地区的图书馆事业来说,这次活动向他们介绍了来自世界图书馆学文献和较发达地区的职业理念、经验、方法和其他信息;从学员门的反应来看,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信息。其次,这次活动也为培训地的馆长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根据我的观察,在组织讨论期间和课余时间,学员之间都有很活跃的经验交流,对那些正常业务已近停滞的图书馆的馆长,这些交流可能会形成更大的激励。再次,一些学员已经和培训者建立了较长期的联络关系(用学员自己的话说是“拜师”),相信在培训结束后,培训者和学员之间还会继续答疑、解惑、献计、科研合作等形式的交流,如果这样的交流能带动一部分馆长的继续教育,这将成为此次培训的意外收获。

    对培训者来说,这次活动提供了一次密切接触当地同行、了解他们的困境和问题的机会,我们感受了落后地区的同行们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生生不息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看到了落后地区图书馆事业的积重难返。除了经费的短缺,在一些图书馆中,人员的臃肿和人性化服务的缺失也比较突出;即使在一些被当地同行视为榜样的一级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的缺失也是随处可见的。此外,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在黑龙江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关闭公共图书馆却不安置职工和文献资源的情况。这些都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此外,在申请及准备培训的前前后后,有不少业外人士知道了我们的计划,他们无不表示钦佩和感动。近年来,中国图书馆职业向社会展现了我国转型时期普遍缺乏的很多东西:职业精神、行业自律、社会责任感及合作精神。这次志愿者行动又一次展示了这个弱小职业的不凡追求。我想这就是我们让业外人士感到钦佩的原因。职业形象和价值观的彰显或许也是这次活动的一个收获。

    这就是我的一些粗浅体会。我还想说的是,我们的团体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团队,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印象。谢谢杨老师的带领。今后如果再有机会参加,希望我们还能分在一组。

尤敬党(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走进牡丹江:把阅读文化弥散在基层图书馆的阵地上

    炎炎夏日,作为中国图书馆学会首次志愿者行动“基层图书馆长培训”活动的志愿者,有幸来到牡丹江,我的心情是非常特别的。原因:一是作为这次志愿者行动唯一的中学图书馆代表,心中很是高兴,希望能为中学图书馆工作者也争一点光荣;二是我所讲授的主题是一个由自己选择的“图书馆推介讲座”命题,讲座内容是否能受到基层图书馆长的欢迎;三是志愿者小组成员中有那么多大牌教授、学者、馆长,我着实有点心虚,担心由于自己的学识和见识不够而影响整个志愿者行动。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走进了东北大地,走进了牡丹江……

    记得,在昆明年会出发前那晚的志愿者筹备会上,我提出了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到基层后能够先作一些实地调研,或召开一些基层图书馆长座谈会,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各地基层馆的发展实情,适当调整讲授提纲,力争使讲课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基层馆长需求。

    7月28凌晨,我和中图学会秘书处尹岚宁老师、苏州图书馆邱冠华馆长一行3人先期赶到哈尔滨。一下飞机,我们就把想去基层作调研的想法告诉了黑龙江省馆来接我们的师丽梅副馆长(也是这次行动的志愿者)。师馆长一口答应为我们作安排,并帮我们选择3个在经费、馆舍、管理和服务上有较大差异的、不同层次的县(市、区)基层图书馆让我们实地考察。我真的特别感动,也特别高兴!第二天,我们牡丹江志愿者组的领队、中国社科院图书馆杨沛超馆长和安徽大学图书馆郑玲老师也赶来了。上海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王世伟教授也来了,他今天还应邀为省馆和市馆的同行作一次学术报告,于是无法和我们一起去基层调研了。我们一行5人在杨馆长带领下,首先来到哈尔滨附近的双城市图书馆。这是一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应该说,这个县的公共财政情况在哈尔滨地区、乃至整个黑龙江省的排名还算不错。可走进图书馆确实有一种窘迫之感:几万册非常陈旧的藏书推放在已经很是破旧的木质书架上,每年2万元左右的购书费只能订阅一些报刊杂志,几台共享工程的电脑实际上成了附近一些青少年上网聊天、打游戏的场所,并不富裕的县财政却承担了这个图书馆14个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特地赶来接待我们的双城市文化局的一位领导,在跟我们交谈之中流露出一脸的无奈。第二个去走访的是哈尔滨市平房区图书馆,600平米的馆舍被出租掉了400多平米,4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守着1100多平米的书库兼阅览室,每天接待读者不到10个人次。可平房区的常住人口却超过18万!第三个去走访的是哈尔滨市南岗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馆舍、藏书、经费和管理人员都还不错。一幢崭新的楼房,其中三、四、五层归图书馆所有,约有3000多平米吧,每年购书经费有5万元保证,7个工作人员也开展了不少的读者服务工作。听说,这个馆有2位馆员去昆明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还没有回来,所以馆里没有人再能去牡丹江参加这次免费的基层图书馆长培训班了。顺便说一下,我们在哈尔滨地区考察的这3个基层图书馆均没能派员参加这次免费的志愿者培训活动。说真的,一整天基层馆调研下来,我的心情十分糟糕。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在中国并不算是最贫穷落后的地方,可基层图书馆的实情却令人有点难以置信。难道这就是中国基层图书馆的真实情形吗?我开始深思:中国图书馆学会“基层图书馆长培训”志愿者行动其真实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中国基层图书馆发展如此滞后,最根本的问题结症究竟又在哪里呢?

    7月30下午4时过后,我们冒着瓢泼大雨赶了一整天的路来到牡丹江。省、市图书馆的领导都在这里十分热情地迎候我们。南开大学的于良芝教授几乎和我们同时赶到牡丹江。黑龙江省馆的师丽梅、于爱君2位志愿者也先期来到了牡丹江。我们整理好简单的行装,便去餐厅和来自全省各地基层图书馆的学员们一起共进晚餐。晚餐时分,整个餐厅气氛格外热闹。70多名已经报到的学员和志愿者们同桌而语,聊得十分投缘。我独自一人和当地的学员同坐一桌,东北人热情好客的盛情让我很是感动,我们很快就十分熟悉地侃起大山来了……学员们关切地问长问短,也急切地把他们来牡丹江参加培训的需求和想法告诉我。一顿晚餐之后,我似乎有点像东北老乡喽!

    7月31那天,牡丹江组志愿者行动要开幕啦!市图书馆门口彩旗飘扬,大红的标语悬挂在大门两侧和上方。上午九时,中国图书馆学会“基层图书馆长培训”志愿者行动在牡丹江市图书馆六楼报告厅正式开幕。黑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姜一海、牡丹江市副市长高艳华、牡丹江市文化局副局长杨正华、黑龙江省图书馆馆长王海泉、牡丹江市图书馆馆长郑雅君,以及牡丹江地区志愿者领队杨沛超教授、副领队师丽梅、尹岚宁老师在主席台就坐。开幕式上,有关领导为志愿者授旗,并颁发证书和纪念章。简短的开幕仪式结束后,培训活动正式开始。我手捧着盖有中国图书馆学会印章的“志愿者授课专家”证书,心中除了些许兴奋之外,更感到责任之重大。我们有幸作为中国图书馆学会的首批志愿者,如何真正为基层图书馆长提供一些有益的知识帮助和智力支持呢?如何尽自己所能为黑龙江地区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播一些有价值的种子呢?我的心在沉重起来、我的思绪又开始活跃起来……

    我的讲授任务是“图书馆推介讲座”。我选择的主题:《基层图书馆,面对未成年人的时代使命……》。在我看来,基层图书馆的生命力、发展动力在哪里?广大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基层图书馆应该承担起怎样的时代使命?这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图书馆长面前的严峻问题!有所作为才能有所地位,图书馆的出路必定如此。我向参加培训的基层图书馆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知道中国有多少未成年人吗?”三亿七千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个数字比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大国的人口还要多。三亿七千万的未成年人,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生存状况、生命质量和成长因素理应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也当然地成为我们广大基层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要服务对象。其实,甘愿为未成年人奉献的图书馆一定是有作为的图书馆,甘愿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辛勤奔忙的图书馆人一定是有成就有发展的文化人。在我的讲座中,紧紧围绕未成年人这个主题,抓住“生涯阅读”这条主线,从人的终身发展视野详细介绍了基层图书馆如何组织藏书、拓展资源、丰富活动、有效指导和科学规划等问题,以期望给基层图书馆第一线的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帮助与指导。四大块面的内容被浓缩在不到1个半小时内讲完。我留出了比较充裕的时间和学员对话、交流。报告结束时,学员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给我以欣慰:学员们是欢迎的,他们需要这样的讲座。接下来将近一小时与学员的提问和对话中,大家又好几次为我的回答鼓了掌。我觉得:应该是我感谢学员才对。是他们长期在艰苦条件下为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兢兢业业的真实事迹感动了我、激励了我,才让我有如此的激情讲授好自己的课。如果有机会,我应当为基层图书馆提供更多更多的帮助啊!

    讲课之后,我只要稍有空余时间就会被学员们包围着询问许多问题,了解如何为未成年人提供阅读指导的具体方法等等。至少,我的讲座在学员中已经开始产生一些影响了。我很高兴!有的学员约我有机会能够去他们家乡,为当地的未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作这样的讲座;有的学员向我讨教如何对青少年读者,甚至是自己的儿子、女儿进行“生涯阅读”方面的科学指导;有的学员想得到我讲课的录像、光盘;还有的学员希望能够得到我编写的有关青少年“生涯规划”方面的书籍……临走的那天晚上,《牡丹江日报》的记者何津津在我的住地采访了我。816,何记者在《牡丹江日报》上发表了采访我的文章:《书籍是人类精神的营养源》(全文附后)。那晚,我们志愿者一行还专门举行了总结会。总结会上,我根本来不及思考、发言,只是静静地听、静静地想。回来以后,我感觉自己还在那般情绪之中。几天之后,我还接到了新华社驻黑龙江记者发来的短信,他希望能就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采访我。我想,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阅读确实应当是基层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全社会的重要使命。

    中国图书馆学会“基层图书馆长培训”牡丹江组的志愿者行动结束了,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我想有几点是值得我们记住的:

    第一,我们的小组很优秀,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很多。我们的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杨沛超教授不仅知识渊博、性格风趣幽默,而且特别平易近人,典型的东北汉子个性让整个牡丹江组的志愿者在东北学员心中留下了朴实美好的印记。他跟我临别时的那次拥抱,让我感动了许久许久。中图学会的尹老师、黑龙江省馆的师馆长,她们俩人最大的特点是实在,周密的安排、细致的考虑几乎让整个志愿者行动没有留下任何的缺憾。还有我的同室,苏州图书馆邱馆长,这位跻身图书馆界仅三年时间的市级公共图书馆长,对基层图书馆《馆长实务》的熟知程度简直令我瞠目结舌。他不仅工作思路创新,而且图书馆学理论也学了不少,更加令我感动的是他所制作的课件和准备的讲稿都是那么详尽、规范。上海图书馆的王世伟教授把自己带来的6册图书送给现场来参加培训的宝清县图书馆长,实现了这个馆近些年来没进新书的零的突破。王教授还送给我1本《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呢!

    第二,厚实的学风、严谨的教风提升了志愿者行动的品质和档次。南开大学于良芝教授和安徽大学郑玲老师负责讲授《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图书馆》这一专题。她俩在培训活动开始之后,又多次修改讲稿,包括重新设计和安排教学组织形式,使整个讲课不仅蕴涵着厚实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中外基层图书馆实务比较,更张显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整个课堂,师生共同形成:“挺起我们的脊梁,让基层图书馆在我们这一代馆长手里活起来!”这一振兴中国新农村基层图书馆的信条。这里我特别要多说一句:讲课生动,贴近基层图书馆,特别是农村基层图书馆实际工作者的需要当然很重要,可这其中折射出的一种治学态度和教学精神更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是一种高尚的治学之风,更是一种理性的为人之道。坦率地说,如今的状况不仅在经济界、政界,就是在学术界浮躁现象都十分严重,而像于良芝这样已经拥有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英国拉夫堡大学博士和8年英国学习与工作经历的大学教授却如此严谨地对待基层图书馆长培训,这种精神和品性实在是我学习的典范。真是学然后知不足,交往然后知浅薄呵!

    第三,课内课外合理互补,志愿者与学员打成一片。牡丹江志愿者小组的成员,大多把整个志愿者培训活动作为自己参与志愿者行动的全过程,在完成自己讲课任务后尽量参与全程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晚间和来自黑龙江全省各地的基层图书馆长交流信息、传递实务、帮助解答各种咨询,建立相互信任的同行合作关系,为今后该地区基层图书馆如何寻求这些志愿者们的实质性帮助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此,学员和志愿者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活动。特别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学员和志愿们一起载歌载舞、朗诵表演的联谊会场景新颖别致;牡丹江市图书馆职工排演的专场文艺表演几乎超出了专业水准。

第四,学员们发自肺腑的学习收获和已经被激发起来的振兴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内驱力将更加有效地证实这次志愿者行动的深远意义。许多学员在讨论与对话中、在茶余饭后、在结业式上都作了十分精彩的表述。相信,他们那么陈词激昂的话语一定会给中国基层图书馆的明天带来希望的曙光。正像那些学员所说:有一点阳光,基层图书馆会灿烂;没有阳光,基层图书馆也要灿烂!

    最后,想就需要改进之处说一些个人想法:如果能很好策划整个志愿者培训活动,争取一些企业和政府的支持,让参与培训的基层馆长享受“全免”待遇,包括食宿等,或许收益面还会进一步扩大;志愿者的培训主题如何在共同提纲引领下,更加凸现个人的工作特色和成果风采,使培训活动更加贴近基层馆长的真实需求;培训活动的时间安排和组织策划上还可进一步周密、完善,充分利用晚上等空余时间,让基层馆长宿短一些培训时间;要精心策划、组织邀请志愿者所到各地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比较广泛的跟踪报道,以扩大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影响,争取促动当地政府对基层图书馆事业的有效关注和社会群众对图书馆事业的合理关注等。

    其实,参加一次志愿者行动更是一种自我职业生涯的重要洗礼。在图书馆业界或许会有各种各样的评论,然而亲身投身其中者不免会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我是怀着对许多中国图书馆界的大牌学者、著名教授十分仰慕的心情去体验、学习和感悟的,也真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次躬亲躬历的行动学到一些自己本不熟悉的命题或论述、实践或做法,希望了解一些能够为自己今后的本职工作所借鉴的知识和信息,也能够结识许多图书馆界的朋友和老师。我的结论是:收获丰盛!

郑玲(安徽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人生的新起点    

    今年3月底的一天,我非常偶然在网上看到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的招募志愿者公告,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了名。4月中旬就接到入选通知,学会与我们馆进行了沟通,我也向馆长说明了主要是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想将自己在图书馆工作的体会与同仁进行零距离的对话。馆里非常支持,就这样我成为首批志愿者行动成员之一。

    4月下旬,我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志愿者行动培训大纲的讨论会,结识了仰慕已久图书馆学界的专家和同仁,与他们面对面讨论,学到许多书本里无法学到的思维方式、治学方法等。第一专题组组长范并思在讨论结束后给组员分配任务,我负责撰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图书馆”引言部分即“中国基层图书馆事业的现状”。我一直在高校图书馆工作,对基层图书馆的现状没有太多的感受,为了写好讲稿,我与安徽省图书馆学会联系,并特地去了几家安徽省县级图书馆看看,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我在撰写的过程中与范并思老师、于良芝老师在网上交流,他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受益匪浅。

    7月29凌晨358分,我做了25个小时的火车,一路风尘来到培训地中转站哈尔滨,在休息不到四个小时,又随杨沛超、尹岚宁、邱冠华、尤敬党等几位志愿者考察了哈尔滨三个区县级图书馆,可谓窥一斑而见其貌,我们对黑龙江省基层图书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各自准备的课件有了信心。30日我们冒雨赶往培训地,一路上大家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还讨论着培训中的一些细节问题。31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志愿者行动(牡丹江组)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班正式开始,简短的仪式后,上海图书馆书记王世伟教授开始第一讲,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尤敬党老师紧接其后做了第二讲。81上午,中国社科院图书馆主任杨沛超教授做了第三讲;下午,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尹岚宁老师做了第四讲。前两天的讲座讲的非常成功,学员反响热烈。我和南开大学于良芝教授是83讲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图书馆”,这个专题理论性强,讲精彩有一定的难度。我和于老师在培训地一见面,跟学员交谈,就一些热点问题请他们谈谈看法,我们发现学员非常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渴望了解如何进行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于老师根据学员的意见对课件进行了调整,我也做了一些微调。我们互相鼓励,当我讲完引言部分走下讲台时,于老师握着我的手说:“你发挥的很好!”我拍拍她的肩膀说:“你一定是最棒的!”的确,于老师授课深入浅出,逻辑性非常强,她把一个个枯燥的概念讲的既浅显易懂,又不乏学术性;一系列的图片和数据既开阔了学员的眼界,又回答了学员们的困惑。可以说,听于老师讲课既是学知识,又是一种享受。我有幸与她合作,非常感谢中国图书馆学会提供的平台。

    五天的培训时间在人生的长河里只是一瞬间,然而留给我的却是永恒。作为一名普通图书馆员,我有机会结识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感到十分的荣幸;作为一名渴望学习图书馆学,追随图书馆事业的新人,我有机会与基层图书馆馆长近距离的交流,感到肩上的责任重了。志愿者行动,会一直感召着我,坚定我前进的方向。

富平(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处处长、研究员)

    20068月份有幸作为中国图书馆学会自愿者,参加牡丹江组自愿者活动非常高兴,实现了自己作为一个老图书馆员,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为基层图书馆做一些事情的心愿。

    这次到黑龙江牡丹江图书馆,参加授课,与基层县级图书馆馆长共同讨论业务,亲临参观了黑龙江省馆、哈尔滨市馆、绥芬河馆,看到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感受到了基层图书馆在图书馆工作中表现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科学管理的态度、探索业务的热情。

    短短的几天,感触很深:

    首先,在与基层图书馆馆长交流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例如:海林图书馆馆长的开拓精神、绥芬河馆在组织专题资源整合与读者服务工作干劲等,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做好图书馆的热情,坚定了为基层图书馆服务的思想,也准备为基层图书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其次,通过与授课老师的交流,开阔了眼界,受到启发,对不同类型图书馆的需求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做好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有了新的想法。我认为不同图书馆之间、图书馆工作人员与理论研究人员以及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必要,对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非常有帮助;

    第三,深感不安,因工作比较忙,在这次备课中没有深入了解基层图书馆的详细需求,课件材料准备不够充分,我认为没有达到自己所想的预期目标,如有机会应该做的更细致。

    我希望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为我国基层图书馆做更多的事情。

    感谢黑龙江省图书馆为我们这次活动付出的辛勤工作。

尹岚宁(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 副研究馆员)                   

经历志愿者行动

?  行动之前

    最初,我是因学会工作需要,以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身份,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的。在4月北京的动员会上,被委以牡丹江组的副领队。本组的领队是学会副理事长杨沛超,副领队是黑龙江省馆副馆长师丽梅,我仅协助工作即是。说实话,当时我认为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为志愿者行动服务的学会工作人员”,即不是一个“纯粹的志愿者”。因此,并没感到有多少压力和多么崇高的使命感。

    7月25晚上9点,参加学会昆明年会的十多位志愿者们开了一个预备会。李国新教授提议,请“世伟书记”先讲,于是王世伟书记发言,说这次行动开始得很好,但要贯彻到实处。不是我们要向基层图书馆讲什么,而是他们需要什么?这是授课老师要特别注意的┄┄。李国新教授也强调,我们是第一次志愿者行动,要给这次行动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争光。比较担心的是教学的质量┄┄。

此刻,面队满屋子的馆长、专教授,我后悔不迭。悔不该在两周前答应替师馆长讲课,充当志愿者授课老师的角色,而且是和副理事长、资深教授扬沛超作搭档,讲授的题目又恰是我不擅长的!这时,我开始意识到副领队虽无关紧要,要命的是我若讲不好课,岂不给志愿者行动减彩吗?天哪,怎么一不留神,扎进了业界大牌馆长和图书馆学界专教授堆里,还要和他们同台竞技!

    心里正发毛,又听得李教授说:“要明确我们不是办学术讲座,而是培训,事例可以灵活掌握,PPT不一定统一,注意加强与学员的互动。各组的副领队尤其是学会的几位要负起责任,不要顾及组员是馆长和教授,课程内容该调整就调整,遇事该拍板就拍板”。

我稍稍为讲课放宽了政策而松口气,就又要担起副领队还要“拍板”的重担。顿时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讲课、拍板,一个都不能少!眨眼工夫,自己弄成个双肩挑!在会上,为了给自己壮壮胆,也发表了点曾经办评估培训班时与基层图书馆馆长接触的感受。不知是否多余。反正,为自己的角色感到底气不足,心有点虚。确切地说,是诚惶诚恐。

    7月27中午,准备从昆明出发的志愿者们共进午餐,算是饯行饭。李国新教授又特地单独嘱咐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组,你作为副领队,课程要强弱搭配,遇事该拍板时就要拍板。” 由此,我的心更加忐忑,更加不安。我真不知我的讲课能否达到本次行动的要求?志愿者行动中会有什么样的“板”在等着我去拍?

当日下午,我、邱冠华和尤敬党一同乘机飞往哈尔滨。在空中,我表面平静,可内心翻腾。教授的重托在耳边不停的回响;心中排列着牡丹江组志愿者队伍的构成——堂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主任、上海图书馆的书记、黑龙江省馆副馆长、苏州图书馆的馆长、南开大学的学界知名教授以及中学图书馆的馆长等等。他们见的世面多,水平高,素质好。论学历,可能我最低,论年龄还就数我最长。形势逼人哪!

为了增加自信,我拼命点击脑中库存,搜索着能缓解目前压力的良方。终于,王蒙先生《我的人生哲学》中的“我是学生”浮出脑海。我开窍了!对了,在整个行动中,我是学生——找到这一准确的定位,顿感释然。

?  行动之初

    7月28,我们因提前到达哈尔滨,有两天的富裕时间。我拍了第一个“板”,采纳了尤敬党的建议,请师丽梅馆长安排走访几个基层馆,最好是好、中、弱都有,以增加感性认识,使讲课更有针对性。师馆长立刻做了安排。当日,我们三人参观了黑龙江省馆。

    29日,队伍扩大,杨沛超领队、王世伟书记、安徽大学的郑玲也到达哈尔滨。王书记应省馆邀请,有一场给员工的讲座便直接去了省馆。我们在师馆长和王敏主任的陪同下,一同走访了双城市馆、平房区馆和南岗区馆。实地看到的情况的确令人沮丧:有的馆是馆员比读者多,有的馆出租的馆舍比为读者服务的空间还大,还有的是有馆舍有书但读者人气不旺。总的感受与大家相同,有些苦涩和压抑,因为他们的经济状况比西部地区要好得多。

    在走访三个馆的途中,杨老师非常自信的说:“我们组是最好的!”——这一“板”拍的,成了我们整个行动期间强大的动力,始终激励着我和全组的志愿者们。可不是吗,当即我们数出了几条本组是“最好的”理由:第一,本组领队杨沛超是本次行动26个志愿者中,唯一一个不仅自愿报名而且直接参加行动的学会副理事长;第二,我们组有唯一的大馆书记级领导王世伟;第三,我们组有本次志愿者行动最早的发起人之一、如今学界的知名教授于良芝;第四,我们组不仅有经验丰富的公共图书馆馆长邱冠华,还有26个志愿者中唯一的一位中学图书馆馆长,据说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瞧瞧,多提气!我心里暗想,这么多的人才聚集在一起,是多么难得的学习机会呀。顿时,令我勇气和信心倍增。

    下午,在南岗区馆交流时,听到了该馆馆长说,王世伟书记上午在黑龙江省馆的讲座非常好,很受启发。当然也给我们在场的志愿者们以欢欣和鼓舞。

    30日,我们驱车冒雨前往牡丹江市。这是我第一次领略东北的风光。茂密的庄稼郁郁葱葱,辽阔的土地满眼是绿,杨老师说这是真正的青纱帐。映入我们眼中的,还有大片的向日葵和繁星般的木耳地。因阵阵下雨,连绵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云雾缭绕,煞似幅幅国画。我端起相机在车中忙得不可开交,急切的记录下这片肥沃富饶的黑土地展现给我们的如诗如画的美景。奇怪的是,近7个小时的雨中行,居然没有一人因天气感到遗憾,反而一致认为,要是晴天还见不到这样迷人的景色呢。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在车里,我跟杨老师说,因之前忙年会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项目,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准备临时接受的讲课内容,我想讲我比较熟悉的题目《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因为只有自己亲自备的课才能发挥得最好。杨老师同意了,并说这又是我们组的一个唯一,讲职业道德,别的组还没有。在当天晚上的志愿者碰头会上,他再次鼓励大家,要求每个人都尽量发挥自己的专长,可以风格各异,讲出自己的观点,内容不必拘泥原定题目,可更开阔一些。这下子,我胸中的竹子已长了半截了。我因2003年《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发布以后,在国图和馆外多次宣讲过职业道德,PPT也是现成的,况且反映也还不错。

    到了牡丹江市,见到了久闻大名但不曾相识的于良芝老师。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像20世纪30年代寻求革命道路的大家闺秀,文静而纯真,很可爱。我同屋的郑玲悄悄的说,没想到于老师这么年青。我说:真的,像个中学生,但很淑女。

? 行动之中

    31日,培训开始。在开幕式上,几位领导讲话之后,我们上台很郑重的接过了志愿者的荣誉证书,胸前别着特制的志愿者徽章。这一刻,我才真正有了我是一名地道的志愿者的感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接下来,王世伟和尤敬党两位老师开始了第一天讲课。一天下来,可谓旗开得胜。王老师从讲课开始的临场赠书到以新编军歌的歌词结尾,让我们眼睛一亮,学员和我们志愿者都激动不已。尤老师讲课的激情更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员反映强烈。首战首捷,为我们后来的老师加了油,鼓了劲。

当晚与学员联欢结束后,邱馆长回到宾馆,顾不得汗水湿透的身子,神速的完成了首篇牡丹江志愿者行动的报道,令我非常感动。我们一同选择了十多张照片,准备发送学会上网。

    8月1,杨老师忍着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疼,讲了一上午《图书馆资源建设》。可以说资源建设正是基层图书馆馆长最头疼的事情。微薄的购书经费,使得馆长们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恐怕也是学员们参加本次培训最想讨得真经的问题。杨老师给学员们开了些处方,我想用心的学员是会有收获的。中午,我去了电子阅览室,又过了一遍我的PPT。确信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在距下午两点开课还有10分钟时,冲进了课堂。此刻,曾有九年大学教师生涯的我,胸中的竹子已快长成——很自信的在心里说,我会赢!

    由于我在学会工作了几年,对政府现在的相关政策和举措有所了解,与出版界和图书供应商等也有所接触。于是在我的讲课中,先就上午资源建设的话题作了些补充,为馆长们寻求多种途径,丰富馆藏资源提供了一些信息。从学员的现场反应和当过老师的直觉告诉我,效果还不错。然后就《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为题,开始了我的正题。讲完之后,邱馆长说,“你还说没有准备,课件准备得很好嘛”。尤馆长说:“你的讲课充满激情,很生动”。接着,省馆的师丽梅馆长对我说:“从来没有进行过如此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太有必要了。培训班完了以后,给我们省馆的员工讲讲”。(后来,经师馆长再三提出,与汤秘书长联系后征得同意。于89上午,即是省馆的专门业务学习时间,我对员工又进行了一次职业道德培训。此时的我,才真的轻松了。)

    接下来的第三天,于良芝老师和郑玲,以边讲边组织学员平等讨论、相互交流这种别开生面的形式,再次赢得了学员的赞许,甚至引出了学员们发自内心的豪言壮语。尤其是于老师提高了嗓门,重复学员所发出的“挺起我们的脊梁,让基层图书馆在我们这一代馆长手中活起来”的时候,场面令人激动、感动,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事实证明:我们是最好的!

    第四天,邱冠华馆长闪亮登场。因为我事先就见到他的课件,以及他提供的苏州馆的经验资料。我认为《馆长实务》这个题目,在三个组里相比较而言,他准备得最充分,最详细,最全面。用尤敬党的话说,邱馆长非常用心。邱馆长为了准备讲课,读了20多本书。真的很令人敬佩。而且为了避免重复,他每天都在不停的调整自己要讲的内容,修改着PPT。但他在讲课中还多次谦虚的说,我没有当过老师,不如大牌的教授们。当天,是我担任主持人。当邱馆长讲完之后,我请学员们提问。出乎意料的是,一反前几天的踊跃,全场顿时的沉默和安静。我害怕冷场,对后排的学员说,快提问呀!一位学员回答:“我已经没有问题了,我们的困惑都得到解决了。”此刻,我还能说什么呢?这时,我再次感到,杨沛超领队的话一点没错:我们是最好的!

    第五天,富平老师和余爱君讲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也组织学员进行了热烈的分组讨论。随后,进行了闭幕式。我和师馆长共同拍板,让于良芝老师在闭幕式上代表志愿者发了言,我做了培训总结。我也激动的说,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学习机会,我们志愿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相互学习着。不光是学员在学习,我们志愿者彼此之间也在相互学习,我们从学员身上也学到不少东西。我相信,志愿者行动不仅是这一次,希望有更多的基层图书馆馆长走进志愿者队伍,用我们的真诚和辛劳,去浇灌和培育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  行动之后

    接下来,我们在伴随牡丹江组志愿者整个行动的队旗上郑重的留下了我们的名字。旗帜被省馆的师馆长抢先收卷,收藏于黑龙江省图书馆。

    正欲散去,我突然想起,还有一次“拍板”机会——立即通知所有的志愿者,晚饭后在于老师房间开总结会。

    晚上,大家准时到场,我对本次行动的成功做了简短的总结。随后大家提出了好多今后组织志愿者行动的建议:

    富平:今后志愿者行动可在制度上定一些规矩,不要把志愿者当成领导接待。

    郑玲:招志愿者的通告范围可以再宽些,宣传更广泛些,让更多的人参与。

    尤敬党:可及时收集学员对课程内容的反馈意见,了解学员的实际需求,使讨论更加集中。

    邱冠华:本次好多学员因费用问题未能参加培训,很遗憾。今后学会可否给学员一些补贴。如志愿者不一定仅是讲课,也可为贫困地区图书馆学员提供资助。

    于良芝:可找美籍华人图书馆协会或找一些基金会捐助,减轻承办单位的成本。

    师丽梅:可否找一些企业赞助,争取更多的学员参加;培训时间可缩短为三天,讲课时间安排紧凑些,晚上也可讨论和交流。

    …… 多好的同志啊!

    回到北京已经快十天了,但满脑子萦绕着的还是激情燃烧的牡丹江行动。在此,我要感谢我们牡丹江组的志愿者,我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激动、同感受的日子虽然短暂,但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却太多太多。豪爽而颇具领导风范的杨沛超领队,儒雅而开放的王世伟书记,博学而坚毅的于良芝老师,谦虚而务实的邱冠华馆长,热情而勤奋的尤敬党馆长、周密而辛劳的师丽梅馆长、业务精湛的富平、认真好学的郑玲……,无一不是我的老师。

    我们是中国图书馆首批志愿者行动的实践者——服务他人,贡献社会,充实自我,锻炼才能,真心服务的志愿者精神,在我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我们也获得被尊重感的满足、成就感的满足、交友需求的满足。

    最后,用杨沛超领队的话:我们志愿者行动胜利完成了。我们的付出为团队赢得了荣誉,大家都是合格的志愿者!牡丹江组是最好的!

    这不,邱冠华已经报名,准备明年再志愿一把!

    富平声明,希望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于良芝和尤敬党也表示,愿我们还能相聚在一起!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图书馆
电话:0451-53969096 EMAIL:hljgxg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