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文化旅游
红色旅游
   
   
   
   
   
   
   
   
   
   
 
  首页 > 文化旅游 > 红色旅游 > 哈尔滨烈士陵园
   
 

为烈士树碑立传 让后人永记国耻

 

   哈尔滨烈士陵园有两座特殊的陵墓,那里安放着抗日英雄陈翰章和汪亚臣的遗首。打开特别设置的墓室门,人们便可瞻仰到烈士遗容。据介绍,这两位烈士的遗首为全国仅有,而且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为保存烈士遗首已默默奉献10年的解剖学专家李亚东教授说,自己每次为烈士清理遗容、更换药水,都是一次人生的洗礼,看到烈士被敌人划烂了的面容,我的心里总有忍不住的酸楚,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都无法忘记的历史。
    
据了解,自哈尔滨烈士陵园1955年开园至今,前来瞻仰烈士遗容的各界人士逾700万人次。
  
陈翰章将军:被割下舌头,剜去双眼
    
1932年,陈翰章参加抗日救国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担任过党的多项领导职务,并率队在吉林、黑龙江省镜泊湖等地抗日,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940年秋,日军对抗联的追剿十分残酷,他们调集了大量兵力围追堵截陈翰章部队。这时,三方面军党委决定主力军向三江省方向突围,陈翰章则率领60余人留守牵制敌人。
    
在经历了几场战斗之后,陈翰章身边只剩下10几位 战士。当他们在一座密营休息时,千余名敌兵在叛徒的带领下包围上来。在殊死战斗中,陈翰章为掩护战士身受重伤。
    
子弹打光了,敌人蜂拥而上。陈翰章怒目圆睁,大骂 敌人。一个日本军官拔出匕首,用力在他脸上又刺又划,陈翰章毫不屈服,骂得更厉害了,恼羞成怒的敌人凶残地 割下他的舌头。满脸鲜血的陈翰章丝毫没有退却,他愤怒地直视敌人,又被活生生剜去了双眼……
    
壮烈殉国的陈翰章将军,牺牲时年仅27岁。
    
敌人割下陈翰章的头,装入盛满福尔马林药水的玻璃 缸,送到伪首都新京(今长春)邀功请赏。最后,这颗头颅被作为标本存放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课的药品库里。
   
日军将汪亚臣将军的头颅悬挂示众
    “
九一八事变后,汪亚臣毅然举旗抗日。担任抗日 联军第十军军长期间,他带领部队转战在吉林、黑龙江,歼敌上千。因他又名汪景龙,善使双枪,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双龙
    
1939年以后,日军为围剿这支英勇善战的抗联队 伍,采取十屯归一,百户联保政策,严格限制对当民 居民的火柴和食盐发放。战士们经常几天也吃不到一粒粮食。
    
汪亚臣心疼战士,化装下了山,将缴来的伪币交给外 表忠厚老实的农民郭珍,委托他收集些粮食、食盐和御寒衣物。生性贪婪的郭珍满口答应,却用这笔钱为自家购买了马车、骡子,还置办了年货。这个卖国求荣的家伙,还向日军出卖了第十军的宿营地点。
    
1941年1月29日,郭珍带着60多个日伪军把抗联第十军驻地团围住。汪亚臣因腹部伤势过重被俘。日军大喜过望,又急于从他口中得到地下党员名单,派人将他抬下山去就医。途中,汪亚臣不停地大骂日军的侵略罪行。经过一路颠簸,当到达10公里外的伪军据点时,汪亚臣已因流血过多牺牲,时年30岁。
    
日军找来叛徒辨认,确定遗体是抗联军长汪亚臣后,将他的头颅割下,悬挂在五常县最繁华的十字街示众3天。
    
敌人讨功心切,把烈士遗首泡在防腐药水里打算送往新京,但因运送计划搁置,就把遗首埋在伪署大院西南的监狱墙根下。
  
烈士遗首被发现和精心保护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占据长春。1947年,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九台联络处驻长春地下工作小组,将寻找陈翰章烈士遗首列为一项重要任务。国民党中统特务对这一活动十分警觉,曾多次试图销毁遗首,但未得逞。几经周折,由刘亚光医生打入敌人内部,利用装运药品的机会,将遗首运送出来。
    
同年秋天,长春解放。几经辗转,陈翰章烈士遗首被 送交松江军区政治部。
    
汪亚臣烈士遗首的发现极为偶然。1946年五常解 放,已被五常县人民政府接收的伪公署监狱南墙出现裂缝,需要重新修葺。工人们掀开地板时,意外发现了一个长方 形玻璃箱,掀开一看,竟是一颗肤色微红的人头,头发、 眉毛和牙齿完好无损。五常县政府当即采取措施,将其妥善保管起来。
    
1949年4月,五常县政府派专人护送装有遗首的玻璃箱到哈尔滨市的松江省政府,抗联老首长冯仲云一眼便认出这是汪亚臣烈士。
    
至此,陈翰章、汪亚臣烈士的遗首先后被敬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供参观者拜谒。
  
为烈士树碑立传  让后人永记国耻
    
1954年,经中央内务部和文化部批准,哈尔滨市政府在哈尔滨烈士陵园修建陈翰章、汪亚臣烈士墓。1955年清明节前夕,哈尔滨市各级领导及代表200余人参加了隆重的安放仪式,将两位烈士遗首由东北烈士纪念馆恭送到烈士陵园。为让后人永远不忘国耻,谨记烈士壮举,设计者为安放烈士遗首的墓室设计了可随时开启的欧式门,以便人们在祭奠扫墓时瞻仰。
    
46个春秋过去了,烈士遗首保存完好,哈尔滨烈士 陵园的职工功不可没。这期间,老同志退休,新同志便接过重任。烈士陵园主任付慧玲动情地说,炎热的夏季,同志们自费购买冰块,为遗首降温。寒冷的冬季,为了不让烈士挨冷受冻,有些同志克服畏惧心理,将遗首搬到办公室朝夕相处,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女同志也主动这样做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主任李亚东和他的同事们。
    
十年前,李亚东和同事得知两颗烈士遗首因长年存放 面临种种医学难题,便自费购买原料、器械,精心配制保存液,根据气温变化随时为遗首更换药水。这个义务工,一干就是十年。多年来,他翻阅了大量专业文献,反复调 配保存药液的比例,进行了上百次医学实验。目前,他已基本掌握了冬季遗首不被冻伤的技术。李教授表示:在有生之年,我要倾尽自己的全力,保存好这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