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大众科技
 
      农业科技  
  ·行业新闻
  ·农业技术
  ·农业品种
  ·理论研究
  ·农业视频点播
 
    行业新闻
   
首页 > 大众科技 > 农业科技 > 行业新闻    
 

鸡西市抢旱田保水田抗灾保种 新技术促高产提效增收

2010-05-24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 马振勇

  本网讯 鸡西市地处我省二、三、四积温带,年有效积温22002700℃,农作物生长期120-130天,所辖的鸡东、密山、虎林都是以农业为主的产粮大县,虎林市更是全国有名的产粮大县。在今年不利的气候条件下,鸡西各县把抗灾保种、确保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党政齐抓共管、干部齐心协力、技术推广到位、农民全力以赴,农业生产抗灾保种取得初步成效,旱田播种全部结束,水田插秧进行过半。
  在省、市、县、乡各级干部的组织发动下,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鸡西市农民根据气象信息及晴天的有利时机,对土壤条件适宜的,充分集中机械力量,全天候作业,抢播快种,保证播种质量;对不具备条件的地块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人工播种。在以每家每户为主的抗灾自救模式基础上,组织强有力的机械队伍,充分发挥旱田播种机和水田插秧机的作用,避免漏播、迟播和晚播。同时针对贫困户、受灾户、弃管弃种户加大指导服务帮扶力度,确保他们种上地、种好地。针对今春雪大,低洼地块将无法种植的实际情况,鸡西市早谋划、早动员,变内涝不利为有利,因地制宜采取旱改水措施,有效保证的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虎林市组成4个工作组深入村屯地块,对低洼地块逐一登记,记录适合旱改水的地块,同时给予资金、设备、技术上的支持,截至516,全市共投入资金2354.3万元,新增水田面积9.05万亩,可增加粮食产量6336万斤。目前,旱田播种基本结束,农民正在加快水田整地、泡田、插秧,科学合理确定插秧时间,确保把水稻全部插在高产期。
  18日,鸡西等地下起了大雨,记者冒雨来到密山市兴凯镇平原村,在农户宋振彬的水稻育秧大棚内,记者看到采用水稻隔寒育壮苗技术的水稻秧苗都长到3-51心,产生多个分蘖,农户宋振彬说,去年采用水稻隔寒育壮苗技术种植的水稻亩增产200多斤。我种植100多亩水田,今年全部采用此项技术育秧,等待天气晴好,马上全部插秧。由于超早育苗、抢夺积温,可以将第一积温带水稻品种东农426在此种植,在今年不利的气候条件下,他的秧苗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为高产增产奠定了基础。在裴德镇德兴村水稻种植大户金长浩也同样采用此项技术种植3000亩水稻,不但能够提高抗逆性,还能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如今辐射200多户,5万亩水田。
  鸡西市农委主任周春雁讲,鸡西市在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实践中,突出苗好七成粮,抓住水稻栽培技术创新,在全市推广水稻隔寒育壮苗技术,实现了积温不变的条件下,水稻亩产连续两年大幅增产。2008年全市水稻亩增产300斤;2009年,虽受灾,使用了隔寒早育壮苗技术措施的水稻,仍实现了亩增产200斤左右,全市推广20万亩,总计增产4000万斤。仅此一项,2009年全市67.6万农民增收4400万元。此外,用同一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采用隔寒育壮苗技术,稻谷容重、整米率、出米率和品质都有明显提高。
  近年来,鸡西市自主研发推广应用的水稻隔寒育壮苗技术,得到各级农业专家和水稻种植户的充分认可,从全省看,水稻种植面积2010年为4350万亩,如果在二、三、四积温带的3000万亩采用该项技术,可增产水稻100亿斤,相当于新增900万亩水田。仅靠水稻这一作物产量的提高,全省粮食总产就能接近1000亿斤,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