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大众科技
 
      农业科技  
  ·行业新闻
  ·农业技术
  ·农业品种
  ·理论研究
  ·农业视频点播
 
    行业新闻
   
首页 > 大众科技 > 农业科技 > 行业新闻    
 

周同战: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源:黑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06-04-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在农村的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决策,总揽全局,高瞻远瞩,顺应潮流,深得民心。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落实扩大内需方针的必然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我省是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对加快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几点体会。

  第一,要把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打下的良好思想基础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部署,我们开展了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此,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组织周密,进展顺利,在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农村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再教育和严格的党性锻炼,切实增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与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农村基层班子和党员队伍的情况看,全省8938个村党组织中,达到“五个好”标准的1780个,仅占总数的20%;能够较好发挥作用的有6523个,占总数的73%%;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有635个,占总数的7%。在农村31.6万名党员中,有2.8万名党员生活困难,有近1万名党员年老体弱,有相当一部分党员文化程度偏低,难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情况看,一些党员干部有盲目乐观思想,认为有党中央、省委的高度重视,不用做出艰苦努力很快就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有畏难情绪,认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信心;也有一些党员干部有“等、靠”思想,单纯地等着国家掏钱来建设,依靠上级支援搞建设,等等。因此,各级党委必须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加强教育引导,切实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打下的良好思想基础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一是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具体实践。我省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显得更加重要。从而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能从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深入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以及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变农村的人居环境和条件,而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长远的、全面的发展问题。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目标要求,昭示了新农村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明确今后各项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三是增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凝聚力量。引导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自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党组织和党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自觉行动,切实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要做好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凝聚农村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建设好新农村。

  第二,找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切实抓好整改,解决突出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起步奠定良好基础。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来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检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找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通过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化理论武装,搞好思想动员;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深入搞好整改,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问题。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突出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已经整改问题5.7万个,其中涉及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2万多个,涉及生产发展、增收致富方面的问题1.5万个,涉及民主管理方面的问题7679个,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8189个。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全省农村党组织已经列入整改方案但尚未解决的问题还有4万多个,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要不断加大解决突出问题的力度,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一要围绕主题搞好整改。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针对“三农”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和完善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的具体措施,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制定和落实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具体措施,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尊重农民意愿,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积极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二要坚持上下联动搞好整改。当前,农村面临的实际问题较多。比如,粮食流通渠道还不够畅通,农民增收比较缓慢;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医疗改革进程迟缓,农民负担需要进一步减轻;因征地赔偿、民主管理不到位,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农民群众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住房难、供暖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等等。这些问题,需要上下联动,共同努力,逐步解决。这次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省共派出包村的部门和单位6775个,出台帮扶政策2733项,帮助落实发展项目5503个,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1932个,帮扶钱物折合人民币32997.8万元;帮助贫困、薄弱村解决提高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15556个。实践证明,采取上下联动的办法,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的有效措施。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引导各级党组织和涉农部门从大处着眼,统筹考虑,切实把解决影响和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问题,与落实前两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的整改措施结合起来,以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三要靠制度推进整改。这次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省各地创造了很多经验。比如,实行落实整改方案报审制、整改问题排队制、整改事项承诺制、整改限时办结制、整改结果公示制、整改成效检验评价制,等等。这些做法,要坚持下去,依靠制度约束,推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解决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四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搞好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必须注意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防止改虚不改实、改近不改远、改小不改大的问题。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能解决的尽力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作出规划,分步推进。总之,只要抓住影响和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解决,就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但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常抓不懈。一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形成巩固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长效机制。以创建“五个好”乡村党组织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委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是农村党建工作的总抓手,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也是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有效载体。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对“三级联创”活动的规划和指导,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到“三级联创”活动之中,坚持三级联动,切实把新农村建设与“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三级联创”活动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选好配强基层领导班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围绕提高农村基层班子的统筹协调各方能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能力、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能力、化解各种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切实优化乡村领导班子的能力结构,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组织基础。要加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力度,注重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切实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乡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要不断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干部选任机制,在“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的人才中发现,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在致富能人、科技带头人中选聘,使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结构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任务的要求。三是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要切实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艰苦奋斗、务实求新的本领。要努力创新培训方式,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党员电化教育,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要发挥好我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实地考察培训,用榜样的作用激励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四是创建载体,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搭建舞台。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省各地组织开展了“争当振兴老工业基地先锋”、“党的旗帜飘起来,党员形象树起来,农民增收富起来”、“学铁人精神,促振兴发展”、“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不断推进载体创新,在全省实施旨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的“先锋工程”,在全省基层党组织中形成当先锋、争先进的氛围,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使农民党员干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先锋,切实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同时,要继续以“党员服务区”、“三个代表”责任区等为有效载体,使广大农民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当好先锋。五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管理民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要通过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使农民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推进管理民主,要始终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动摇。通过发扬党内民主来疏通、拓宽民主渠道,通过改进领导和工作方式适应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新要求。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使党组织、党员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支持村委会及其它村级组织依法开展工作;使村委会及其它村级组织充分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的有机统一,自觉维护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一事一议”等制度,规范农村民主议事程序,逐步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新机制,推进乡村管理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