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黑龙江省文化信息网!          
  大众科技
 
      科普手册  
  ·龙江科普
  ·科普法规
  ·科普公告
  ·科普场馆
 
    龙江科普
   
首页 > 大众科技 > 科普手册 > 龙江科普    
 

用科技解农民之所需-一普通农民的科技创新之路

2010-01-13    新华社

  “不是农民,没有扎在田间地头的白天黑夜,我不可能拿这个奖。”眼前的郭玉富,身上深蓝的西服洗得发了白,脸上被烈日灼伤过的暗红透露着:这是一个中国农民。

    11日,在大多数人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个天津汉子代表中国九亿农民捧回了一个大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老郭主持的4YWQ型全幅玉米收获机自主研发自行转化推广项目在全国21种玉米收获机作业效果的综合测评中,班次小时生产率达107亩/小时,比第二名高出三分之一。相对人工收获,种植户每亩可节支25元,因而被列为首批政府补贴的玉米收获机。

    2006年到2008年,老郭的收获机就售出近4000台套。按每亩创利32元计算,累计创利超过22亿元。

    “产品畅销,又拥有自己公司,您该富裕了吧?”记者问。

    “就在到北京领奖前,我把家里总共690多亩的房产和土地,全抵押给银行了。因为生产环节已经外包出去,公司没有什么固定资产。贷款的钱全投在提升产品性能的研发和市场调研上。要说口袋里,确实没钱。”老郭笑答。

    “在农村,把房子和地搭上了,就是说一个家庭已经突破底线了。老婆刚听说时都急哭了,后来还是支持我。搞农机10多年了,好多人支持我,农机专家免费教了我不少专业知识,农机局的同志跟我讲如何融资,怎么和市场接轨。”说起周围人对自己的支持,老郭的眼里流露着深情。他的手机铃声是那首《爱的风险》。

    科技创新,对一个民族来说不易,对于象牙塔里的专家学者来说很难,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难上加难。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各地玉米种植农艺差异也较大,行距宽窄不一,一直是玉米收获机推广、农民增收的“瓶颈”。郭玉富团队研发的“强制拨禾与控制喂入”结构,解决了玉米机收获“不对行”的重大难题。

    “我国玉米机收水平长期停留在2%左右。各地区光照、土壤条件不同,玉米行距也不同,比如东北玉米就比河北玉米垄宽。用河北行距标准生产的收获机到了东北,行距不对了,不在收穗范围的玉米直接会被压倒一大排。”老郭说。

    他多次到东北玉米主产区调研,发现在家种地的都是“3860”即妇女和老人。他想,男人们都去外地打工了,农产品收获劳动强度大,用工费用高,机械化是必然趋势。

    “我就想,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定要造出能适应多种行距的玉米收获机来,解农民之所需,用机械化收获帮农民增收。”说干就干,搞建筑出身的老郭为克服专业知识的局限,花光所有积蓄买下收获机,在田间地头、起早贪黑做收获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强制拨禾与控制喂入”装置,攻克了行距难关。现在,老郭公司售出的玉米收获机已经覆盖国内上千亩土地。

    老郭讲,他最高兴的就是听用户说,财政对农机补贴力度大,花五万多元钱就能买到价值八万元的玉米收获机。加上机器性能好,乡亲们来租用,不到一年就能回本。

    “现在国家这么鼓励科技创新,我们的信心、动力更足了。玉米收获机性能提升、服务范围扩大、生产效率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只要我们继续想农民之所想,解他们之所需,就能研发出老百姓满意、市场欢迎的农机产品来。”老郭坚定地说。